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合金装备》的未来在何方?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51:43

阅读人数: 962

本文主题: 机翻补丁是什么

《合金装备》官方译名为《潜龙谍影》,不过该译名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保留《合金装备》的说法。另外,正文均以MGS代指《合金装备》。

对国内的MGS玩家来说,今年3月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月份。

3月8日,老牌MGS UP主「信标先生」完成了MGS4的英配汉化,实现了零的突破;半个月后,UP主「魂魄淑漾」在信标先生等人的帮助下,结束了MGS4的日版汉化工作。至此,MGS系列的6部主要作品均已实现中文本地化,这放在几年前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非常反直觉的现象是,在国内名气不小的MGS系列,其实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实现完全汉化:

MGS1的PS1强化版汉化完成于2022年;MGS2因为早年的国内代理,存在所谓的官方中文,但翻译质量堪称灾难,直到2024年才有热心网友出手润色;MGS3在去年推出了勉强可用的民间机翻汉化补丁,考虑到MGS3重制版发售在即,MGS系列的完整汉化也将在今年迎来最后一块拼图的补全。

然而即便有全系列汉化,国内的玩家要想从零入坑MGS系列还是有些困难。Konami曾在2023年发布了MGS大师合集Vol.1,囊括了MGS123的完整游戏。只可惜受限于技术难题,现阶段能打上汉化补丁的只有大师合集中的MGS1,剩下的两部作品想玩汉化都得自己去找PS2模拟器,大幅抬高了入坑门槛。

在MGS大师合集Vol.1发售两年后的今天,Konami仍未带来任何有关大师合集Vol.2的消息,这意味着想玩《和平行者》与MGS4的玩家,也得自己学着捣鼓PSP模拟器或是PS3模拟器。如今在现役机种上能为中国玩家带来良好体验的MGS正传游戏,恐怕真的只有《幻痛》。

前些天看到一张图,说是“印象中10年前的游戏和实际上10年前的游戏”对比,《幻痛》作为2015年发售的游戏自然也在其中。过去的10年间,MGS系列再也没有推出过正统续作,这段空白期不可避免地导致粉丝群体的年龄层断代。错过了中国游戏市场飞速发展时期的MGS在国内玩家数量日渐稀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要聊MGS没有续作的原因,小岛秀夫的出走肯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无意神格化小岛秀夫的地位,但他对MGS系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Konami对待MGS3重制版的态度也能看出,他们根本不敢随意改动游戏的内容。

关于小岛秀夫和Konami的关系,长久以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去年我在油管上看到了一位名为りょりょ的内容创作者发布的视频,他严谨考证了过去20几年小岛秀夫与Konami的爱恨情仇。视频总时长超过30分钟,这里简单挑几点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小岛秀夫与Konami的老社长上月景正关系良好。MGS2发售前夕,美国爆发911事件,原本在游戏中出现了世贸中心的MGS2若要强行发售恐怕引发非难,当时正是老社长上月景正抗下压力,鼓励小岛秀夫完成了游戏的制作。

2010年前后,上月景正的儿子上月拓也开始掌控实权,他对利润率更高的手游情有独钟,既不喜欢MGS这类高规格开发的商业大作,也不想看到《桃太郎铁道》这类赚不到多少钱的小品级游戏(桃铁在NS时期的销量爆发都是后话了),小岛秀夫也是在这一时期多次表达自己想要离开MGS的制作现场。

直到新任社长早川英树的上台,尤其是从MGS初代便参与游戏开发的冈村宪明逐渐担任要职,Konami才开始重新拾起自己过往的经典IP。去年的《寂静岭2》重制,以及今年的MGS3重制,或许都是Konami重回主机市场的尝试。

冈村宪明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过,目前Konami还没有人能够取代小岛秀夫。尽管他公开表达了对小岛秀夫的怀念与合作愿景,但他也承认当前双方再度联手的可能性较低。在完成了《死亡搁浅2》的开发工作后,小岛秀夫手里还有一部恐怖游戏,以及一部全新的战术谍报动作游戏。再之后,年过60的他应该也不剩多少精力开发新作了。

2025年,中国玩家等来了MGS系列的汉化补全,全世界的玩家等来了MGS系列剧情起点《食蛇者》的重制,但MGS这个系列的未来,却仍然笼罩在乌云之中。如果MGS3重制版卖得还算不错,说不定我们可以早点看到大师合集Vol.2的消息,又或者Konami还愿意再开发几部全新的MGS外传。

而玩家们暌违10年都未曾等来的MGS正统续作,或许还得再多等几年,甚至十几年,等到有人能完美再现小岛秀夫赋予这个系列的独特味道:掉书袋、恶趣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大国博弈日益激化的今天,国际战争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陈旧历史。每当看到那些我不想看到的新闻时,我都会格外怀念这个反核反战,不鼓励玩家动手杀人,却又已经名存实亡的游戏系列。

《合金装备》的未来在何方?

清风正气歌丨补丁见证

一件不起眼的军大衣,静静地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展柜中。它缀满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补丁,每一块补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难忘的记忆。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征集军垦文物,走进了第8师122团。在军垦老战士王德明的家中,大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杂物棚的架子上,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摞摞旧衣服。这些衣服布满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材质不一的补丁,但依稀可以分辨出它们最初是一件件军装。

在这些旧军装中,有一件军大衣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经过仔细清点,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这件看似普通的军大衣上竟缝着296块补丁!

20世纪50年代,王德明在积肥班从事育肥施肥工作,每日往返拉运粪肥导致军装磨损严重。军垦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当年,为了节约资金用于生产建设,军垦战士从不主动要求领取新军装,而是把已经磨烂的军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然而,就是这样打满补丁的衣服,军垦战士平时也舍不得穿。夏天干活时,大家就把上衣脱掉,往身上抹泥巴,以此来防晒、防蚊虫叮咬。

兵团成立初期,物资匮乏,战士们用盐水掺着苞谷面吃,就连白菜和萝卜也要从外地运来。在天寒地冻、风沙弥漫的日子里,王德明和战友们自力更生,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沙海上开垦田地。肩膀压肿了,双手冻裂了,可年轻的军垦战士们从不叫苦,不喊累。短短20天内,他们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推平了2100多个沙丘,开垦出1200多亩土地。为改良土壤,他们一锹一筐地清除碱土,从远处运来沙土覆盖,铺上厚实的粪肥后,一锹一锹翻拌均匀,最终将300亩贫瘠的盐碱地改造成沃土良田。

据记载,1950年,10万名官兵自制坎土曼、犁杖等农具6万余件,开荒84万亩,造林1065亩。当年6月,部队吃上自种的蔬菜,7月吃上自种的粮食和瓜果。第二年,驻疆部队主副食全部实现自给,此后年年向国家交售大量富余的农副产品。

兵团,这片红色的土地,只要种下一粒种子,就是满眼希望。当十月拖拉机厂、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织厂、乌拉泊水电站、六道湾煤矿等相继建成时,新疆彻底终结了没有现代化工业的历史。

如今,这件有着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每一位走进军垦博物馆的人,都会为这件军大衣的故事动容。它的背后,深深印证着革命军人的如磐初心与高尚精神。

1999年12月,72岁的王德明在睡梦中与世长辞。生前他交代家人,把他葬在戈壁滩上,继续守望着这片深爱的土地。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诗人艾青这样礼赞兵团人创造的人间奇迹。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这奇迹里,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有宝贵的兵团精神。

轮胎翻新技术有哪些常见方法

首先,在翻新前,要有技术好的师傅选旧胎,使用电火花检测仪等仪器检测,不让没翻新价值的废轮胎进入工厂。

然后是清洗环节,大的部分用海绵,小地方用刷子,如轮胎两侧可用刷子用力刷,不明显的地方用清洁剂配合刷子刷。

对于轮胎本身,胎侧允许有轻微老化裂纹,胎趾口不能有明显凹槽,钢丝圈不能松散、折断和严重弯曲。

接下来是翻新过程,常规方式主要是更换胎面胶和胎侧胶,让轮胎厚度增加。视轮胎损坏程度,分别采取顶翻、肩翻或全翻工艺。冷翻要磨平轮胎顶层钢丝,粘上有花纹的胎面胶;套顶则要磨平轮胎,割掉顶层三层钢丝,找带三层钢丝的顶子组合。

翻新时,先对轮胎进行详细检查,用抛光机处理,再用打磨机打磨,用橡胶黏合剂粘补丁并挤出气泡。重塑时,将橡胶条送进挤压机加热增强可塑性,贴到轮胎上,用宽橡胶条贴侧面,用打孔滚筒释放气泡,撒橡胶粉防粘模具,放进模具施加压力和高温,让轮胎分子融合,最后取出轮胎,削掉多余橡胶。

翻新后的轮胎可用于再生胎制造等。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