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姐说文玩:橄榄核花了?不用大惊小怪的,正常!
今天有个核友发了他正在玩的一颗单籽,很委屈的问我,说:“我已经很小心的在玩了,就上三次油,怎么还是花成这样?”(具体如下图)
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映就是这位核友是不是失去信心不想玩了,于是立即开启安慰模式。
——橄榄核花了?不用大惊小怪的,正常!
首先我们来说说花核形成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核密度!!!就跟所有自然生长的木纤维结构一样,一颗橄榄核上有的地方密度高点,有的地方密度低点,这是很正常的事。那么你把一个核想成一块木板,然后把木板浸到水里,由于局部密度的差异,有的地方吸水快点,有的地方吸水慢点,所以产生了颜色差异。只是橄榄核吸的不是水,是油而已。
原理知道了很简单,但我们该怎么做哩?娜姐每次送走一串橄榄核的时候都会强调上油的问题,要“少量多次”。上面这位核友的问题显然是一次上油上的太多了,所以哪怕你就上了三次油,会花,不奇怪。于是又有部分核友说:“那我就不上油了,可以吧。”在这里娜姐希望核友千万千万不要因为怕花就不上油了,因为如果一不小心裂了,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那么每次上油应该怎么上哩?伸出双手大家一起学起来~~~
但是,我们无法避免和分辨核密度的差异。所以我们仍然没办法完全避免核由于密度原因造成吃油快慢而引起的色差,只能做到缓解及缩小差异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会花的核还是会花一样。
为什么说花核只是个问题但不是一个缺陷哩?这里娜姐也说明一下,否则有的核友会怀疑娜姐在框他。还是举木板的例子,你把木板浸水里三天三夜再拿出来,颜色就是一个样子了,为什么哩?就是因为它吸饱水了,原先因为吸水速度不同造成的颜色差异就不复存在了。那么,相同的,橄榄核吸油饱和之后,花核色差也是将不复存在的!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什么时候才能追上来哩?娜姐送你四个字“稍安勿躁”。橄榄核密度比较大,特别是上浆之后,吃油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所以需要时间来改变。这个时间也许需要一年、两年。所以大家一定要耐着住性子啊。当然,如果懒着盘,那么换一条核质好的是最快的选择!
核雕圈小,以核会友。相识是缘分,随缘随缘。

康雍乾最昂贵的十件国宝,难得一见的珍品!
《故宫十大珍宝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毕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国宝,世界罕见;是故宫35万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盖了皇家彩瓷多个工艺门类及器型。
鉴赏:撇口、粗长颈、弧腹下敛,圈足外撇并有双重台,此类造型是康熙的典型器物,称“鱼尾”。器身通景青花纹饰,颈绘《锦鸡芙蓉图》,腹绘《锦鸡碧桃图》。宋徽宗曾绘锦鸡芙蓉,称锦鸡有“五德”之全。配上四季花卉寓意花开富贵、锦绣前程。
收藏价值: 完美复现康熙青花独有“翠毛蓝”,创历代青花艺术之冠!
鉴赏:此器是雍正斗彩突破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完美演绎,将当时的粉彩胭脂红等引入画面,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是代表雍正朝陶瓷艺术创新力的杰出代表!因所用釉上彩釉料配方极为复杂,所以烧成后的花卉显得格外富丽华美,但也因釉料化学成份太过复杂导致温度控制要求过高,使烧造成品率极低。
收藏价值:历史首件突破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工艺之作品,历史地位极高,釉料配方最复杂!
鉴赏:此瓶通体用珐琅彩彩绘山水人物画面,构图饱满却不失空灵爽朗之感,久观恍若身临仙境,用色飘逸,对再造工程中画师技艺水平要求极高!控制釉料的调配甚为苛刻!因此这是此项目中废品率最高、复制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一件作品,收藏价值亦独具其善!
收藏价值:中国珐琅彩写意山水第一瓷,用色飘逸难绘难烧,废百而存一!
鉴赏:瓶口外撇,束颈,溜肩,弧腹渐收,足略外撇,呈橄榄形。腹绘一粗壮的桃树,结硕大的蟠桃八个,衬以桃花、竹叶、山石、灵芝纹、五只蝙蝠上下飞舞,寓意“五蝠捧寿”之意。雍正时期青花的烧造水平发展到了最高峰,此后再无超越!此桃蝠瓶 灵秀典雅,画工精致,是清代御用青花瓷的最高品质代表作。
收藏价值:中国青花瓷顶峰阶段代表作,千年青花只看一瓶,挑战青花技艺最高水平!
鉴赏:雍正皇帝不仅对瓷器品鉴要求极高,还创造出许多独特的瓷器品种,墨彩即是其中最有特色的原创之作,它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的艺术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木纹釉与墨彩结合,为世所珍罕。此器胎体洁白致密,纹饰构图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 水墨画,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是雍正时期少见的佳作。
收藏价值:雍正朝罕见的独创瓷种,故宫国画大师亲自指点临摹,艺术水准极高!
鉴赏:乾隆时期的婴戏图多出自供奉内廷的知名画家金廷标笔下。本作为金廷标早期作品,风格出于民间画法之上,画面用色明快,儿童姿态生动多样,动作夸张,由于彼时尚未受到乾隆个人好恶之影响,所以与乾隆朝中后期一贯的华丽与繁缛相比,艺术价值更高!是清代同类珐琅彩作品中最珍稀的一件作品!
收藏价值:乾隆明星画师原创名作,唯一摆脱繁缛、鹤立独行的珐琅婴戏纹第一器!
鉴赏:此作粉彩绘画技法高超,釉面匀净,纹饰繁缛,装饰效果富丽华贵,充分体现了乾隆官窑精品的时代风貌和技法水平。乾隆晚年,皇帝密旨要求内务府烧造一件人间至“尊”珍瓷,并将宫廷画家沈铨的《百鹿百鹤图》绘制于尊上用于庆寿。
内务府与景德镇御窑厂数千窑工耗时数年苦心烧制,其间画稿经过上百次重绘,釉料经过上千次调整,终于在乾隆六十大寿之前烧制出盛极一时的百鹿尊,被誉为“千古第一瓷”。
收藏价值: “千古第一瓷”独领康雍乾三代风骚,百鹿图皇帝专享,与天同寿寓意非凡!
鉴赏:九桃纹瓷器是雍正朝所创,至光绪朝仍有仿造。而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后世仿制的粉彩九桃纹瓷器上,以雍正时期的纹样着色最为鲜艳夺目,绘画水准也最高。
收藏价值:故宫 30年最新科研成果巨献,工艺全面超越 2005年故宫国礼水平!
九、清乾隆·粉彩牡丹纹玉壶春瓶
鉴赏:本作品画法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无论山石、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烈,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与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相结合,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乾隆亲自参与创作,因此是皇家艺术品味的代表, 显示出了乾隆皇帝极高的艺术修养,也是乾隆时期宫体画风的完美呈现,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 乾隆艺术品味集中表现之作,是瓷绘艺术时代标志点之作品,收藏价值极高!
十、清乾隆·五彩八仙祝寿纹灯笼瓶
鉴赏:此瓶为乾隆中年时期亲自参与设计的瓷绘佳作,乾隆特命项级宫廷画师手绘十余稿,最终皇帝亲自选定了此稿进行烧造,可以说这是代表了乾隆审美水平的重要作品。画中人物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绘画水平大大超越了民窑与官窑中的普通画工,是历代同类题材的翘楚之作。本作品再造工程中瓷绘部分在故宫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双勾填墨”技法,参考馆藏实物与数码图案精确绘制,完美达到了形与神的兼备!
收藏价值:乾隆御用画师原创亲绘,双勾填墨创仿古瓷绘之冠!收藏价值极高。
电话:043181068466 微信:huzhongdaore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青怡坊茶城11号 官网:www.jiguzhai.com.cn 邮箱:1098012621@qq.com
清热解毒金银花,夏天养生少不了它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鹭鸶花、双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药用开始于晋代,当时以“忍冬”为其药材名,最早源于晋代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后见于《名医别录》,至宋代才出现“金银花”之名。《本草纲目》对“金银花”之名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注解:“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现代医药书籍和商品药材多以金银花为名,并收入《中国药典》。目前山东、河南和河北是金银花的主产区。
金银花在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量6~15g。临床可生用、炒炭或制成露剂使用。 生用甘寒芳香,疏散风热,透泄里热,是治疗热毒疮疡疔肿的要药; 炒炭后透泄之功已失,而善入血分,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 蒸汽蒸馏法制成的金银花露,则具有清热解暑之功,用于暑热烦渴之症。 现代药理已证明金银花有抗菌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且药典规定,金银花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金银花》记载,目前市场上的金银花以栽培品为主,产地来源不明,地域称谓通常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未按产地进行划分。按加工方式分为“晒货”和“烘货”,烘干者多为青绿色、绿白色等;晒干者多为白色、浅黄色等。另外以开放花率、枝叶率和黑头黑条率划分等级。 急性膜性口腔炎及口腔溃疡:金银花、甘草各30克。水煎沸后再继续煮3~5分钟,取液漱口腔,每日1剂,分4~6次用。 金银花10克、薄荷5克、橄榄5颗。 金银花及橄榄用水煮沸后,再放薄荷,转小火煮5分钟,去渣饮用。 适用于感冒时出现喉咙红肿发炎者。 金银花和薄荷为凉性药,饮用后出现腹泻不适时就要停用。 山银花,在广州近郊山野间略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常被误认为金银花,为广东地种山银花的花蕾,与金银花功效相近,部分广东凉茶常以山银花入药。山银花与金银花性状极相似,常容易混淆,但山银花萼管秃净,金银花花萼管被柔毛,以此辨别。■
金银花在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量6~15g。临床可生用、炒炭或制成露剂使用。
生用甘寒芳香,疏散风热,透泄里热,是治疗热毒疮疡疔肿的要药;
炒炭后透泄之功已失,而善入血分,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
蒸汽蒸馏法制成的金银花露,则具有清热解暑之功,用于暑热烦渴之症。
现代药理已证明金银花有抗菌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且药典规定,金银花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金银花》记载,目前市场上的金银花以栽培品为主,产地来源不明,地域称谓通常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未按产地进行划分。按加工方式分为“晒货”和“烘货”,烘干者多为青绿色、绿白色等;晒干者多为白色、浅黄色等。另外以开放花率、枝叶率和黑头黑条率划分等级。
急性膜性口腔炎及口腔溃疡:金银花、甘草各30克。水煎沸后再继续煮3~5分钟,取液漱口腔,每日1剂,分4~6次用。
金银花10克、薄荷5克、橄榄5颗。
金银花及橄榄用水煮沸后,再放薄荷,转小火煮5分钟,去渣饮用。
适用于感冒时出现喉咙红肿发炎者。
金银花和薄荷为凉性药,饮用后出现腹泻不适时就要停用。
山银花,在广州近郊山野间略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常被误认为金银花,为广东地种山银花的花蕾,与金银花功效相近,部分广东凉茶常以山银花入药。山银花与金银花性状极相似,常容易混淆,但山银花萼管秃净,金银花花萼管被柔毛,以此辨别。■
相关资讯
原创橄榄核盘“花”了怎么办?其实盘“花”都算好处理的,这件事儿才可怕!
说的再天花乱坠也要回归一件最基本的事情那就是“盘玩”,而就盘玩而言无数盘玩橄榄核的玩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盘“花”了要怎么办? 事实上橄榄核的盘玩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忍耐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