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冀东抗战、聚焦悲情烈士长篇小说《铁腿神枪》出版
资料图:《铁腿神枪》小说人物原型冀东八路军十二团首任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神枪手欧阳波平烈士。
中新网廊坊11月15日电 (记者 宋敏涛)近日,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廊坊都市报副总编董连辉精心创作的长篇军事小说《铁腿神枪》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15日,作者董连辉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谈创作过程。
《铁腿神枪》是作者继《长城证明》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微观冀东抗战、聚焦悲情烈士的作品。小说以冀东八路军十二团首任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神枪手欧阳波平烈士为人物原型,在还原真实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传奇“战神”,最终因日寇重金收买、汉奸里应外合,倒在了自己警卫员的枪口下。
董连辉向记者介绍创作背景时称,冀东八路军最早主力团12团建团初期的团职领导,无一人幸存下来,营以下牺牲的干部战士就更多了。由于战争年代没有条件保留档案,和平时期资料整理不及时,导致众多无名烈士被尘封,特别是那些没有直系后人的烈士。
《铁腿神枪》的责编、作家全秋生评价道,此书视角独特,透视了冀东抗战的残酷与悲壮,颇具震撼力;情节曲折感人,人物刻画个性鲜明,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董连辉称写此书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尘封的烈士留个名,他说:“我们没有条件在硝烟中与前辈们一起冲锋,用镜头拍下他们慷慨赴死的悲壮瞬间。但我们能够拂去时光尘埃,用笔头书写他们气吞山河的诗篇,以艺术真实还原他们浴血长城驱倭寇、荡气回肠震河山的伟大壮举。”
董连辉认为,随着时光流逝,新闻与历史遗漏的东西,文学可以真实再现。因为,追求真相是人的本能。一个民族,需要英雄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一个社会,需要真相与良知的时代拷问。真实不仅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历史、文学的生命。当然,文学真实的内涵在于生活与艺术真实的融合,自然流露作者的感情。因此《铁腿神枪》在尊重主体史实的基础上,细节不拘泥历史,而是遵循艺术真实。
董连辉出生原河北省迁安县长城脚下、滦水岸边,先后发表新闻、文艺作品300余万字,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河北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著有史料调查文献《长城证明》和长篇纪实文学《长城证明》,其中长篇纪实文学《长城证明》获首届浩然文学奖三等奖。 (完)

十年磨一剑!叶梅长篇小说《神女》巴东首发
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长篇小说《神女》在巴东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神女》以鄂西抗战为历史背景,通过全景式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三峡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与民族精神。小说以巴东船老大覃九河一家为核心,串联起鄂西抗战的关键历史事件:宜昌大转移、石牌保卫战、巴东沦陷与重建等。《神女》是叶梅十年磨一剑的小说力作,更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壮丽颂歌,通过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的交织,诠释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的坚韧与重生。叶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书写残酷战争,以浪漫主义的想象赋予历史诗意,为中国抗战文学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视角与人文深度。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叶梅是从巴东走出来的在中国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她在散文、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方面都拥有很高的成就。我们一直期待着她有一部全景式的长篇小说能出版,她不负大家的期望,这部长篇小说《神女》今天在她的故乡首发。这部作品既是她献给故乡、也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最好的礼物。这部长篇小说记述鄂西人民、巴东人民在抗战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情结。既是对那段历史的生动记录,也是一部地域志,它既描写了抗战时期大的作战场景,也生动展现了三峡人民在特殊时代的生活图景,生动地描绘了当地的社会生活、民俗生活,表现出巴楚人民、三峡人民英勇抗战、肝胆相照的英雄品格。”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峙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作为献礼作品,十年磨一剑的《神女》是作家出版社的重点巨制,也是文学界的一部大作品。《神女》是一部关于“守护”的史诗——守护家园、守护文化、守护人性之光。叶梅老师以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赤诚的创作初心,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兼具史诗品格与诗性魅力的佳作。在巴东,在宜昌,在石牌要塞,小说以地理空间的延展串联起历史的经纬,将战争、文化、民俗熔于一炉,构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鄂西抗战画卷。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故事,不仅是鄂西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
重庆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宪江在致辞中说:“《神女》这部作品虽然五百多页,但毫不夸张地说可以一口气读完,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浪漫主义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叶梅老师以细腻的笔触、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复活了一段不该忘却的历史,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峡江儿女。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地域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焕发出的惊人伟力与人性光辉的史诗。它提醒我们,铭记那些在峡江的惊涛骇浪和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用生命书写忠诚、用热血浇灌家园的平凡英雄。《神女》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曲献给长江的赞歌,一盏照亮民族精神的明灯。叶梅会长用她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力量——它能够唤醒记忆、疗愈创伤,更能够凝聚共识、推动改变。”
作家叶梅多年从事文学写作、编辑工作,近年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大对撞》(《粲然》)、长篇人物传记《梦西厢——王实甫传》,生态散文集《福道》《江河之间》《知春集》,儿童小说《北斗牵着我的手》《天眼带我看宇宙》等。有多部作品获奖,或被翻译成英、法、日、韩、蒙古、阿拉伯、印地、保加利亚、俄等各版本文字。《神女》是她酝酿、写作近十年的长篇小说力作,她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对我来说,近乡情更浓。巴东、三峡,有着无数的壮丽的故事,从古到今,留下了无数的民间传说、谚语,和那些悲壮的、欢乐的历史,我们巴东人民那种坚韧、挺拔,赤胆忠心,用背篓背起了大山,用纤夫的纤绳拉动了江河,这样的毅力从古流传至今。尤其在抗战期间,当我们的国土面临着巨大威胁的时候,三峡人民挺身而出,以他们的血肉之躯参与了抗争。《神女》的写作,是我对三峡文化、长江文化的一种礼敬,只是我从滔滔江水中舀出的一瓢水。我们新时代的作家,如何书写三峡,如何书写长江,构筑新时代文学的大厦,我们还在路上。”
在发布会上,主办方向当地图书馆、学校捐献了图书。会后,举办了“《神女》读书分享会”,来自恩施州各地的文学从业者、热心读者六十余人参加了分享会,分享阅读《神女》的感受。
长篇抗战儿童小说《红星杨》在“八路军故乡”山西武乡首发
中新网长治7月7日电 (杨佩佩)山西作家蒋殊新作《红星杨》7日在“八路军故乡”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首发。这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写烽火年代里中国少年别样成长的小说。
“红星杨”最早为朱德总司令在山西武乡栽种,该白杨树每一个树枝的横断面都有一个鲜艳的红五星,当地人称之为“红星杨”。
蒋殊创作《红星杨》的初衷就是想告诉青少年,“红星杨”不仅是一棵扎根于沃土的大树,它更代表着一代人的信念,象征着不畏困难、坚挺勇敢的宝贵精神。
《红星杨》讲述了少年杨留贝及伙伴们保卫“红星杨”的故事,见证了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作品中不仅有火热生动的乡村生活、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更有炽热坚定的革命情怀和义无反顾的爱国热情。书中描写的三代人身上,接力传递的是守护家园的战斗精神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在儿童文学领域,很少出现戏曲,但在《红星杨》一书中,戏曲贯穿始终。蒋殊坦言,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戏曲一定是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小孩都有着教育意义。在书中,蒋殊选用了《两狼山》这一剧目,其中杨老将鞠躬尽瘁、杨继业父子三人舍身救国,感人至深。
此次新书首发活动采用“舞台演播式”的形式,在全国尚属首次。首发式主题歌、舞台式音诗画的朗读、由《红星杨》小说改编的儿童剧,为新书首发带来全新阅读模式,让现场观众跟着一本书,体验“听说读演”多维度的别样阅读感受。
“太行山上红星杨,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杨树传精神,太行山上歌雄壮……”活动现场,《红星杨》新书首发主题歌曲——《太行山上红星杨》同样引来一片掌声与喝彩。
《红星杨》“舞台演播式”首发活动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共武乡县委、武乡县人民政府及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由山西文学院(山西网络文学院)、武乡县教育局等多家单位承办。
此外,“跟着作家蒋殊 一起来看红星杨”研学活动当日在武乡王家峪举办。研学活动以“红星杨”精神为主题,以《红星杨》书本为载体,以舞台演播的方式让更多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太行精神,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