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丨古龙的浪子情怀
陈墨 |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 副会长
金庸的作品侧重于讲故事,而古龙的文字则重在传递情怀。古龙的情怀,是一种不随波逐流、不受规矩束缚的浪子情怀。古龙笔下的李寻欢、楚留香等浪子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中侠义叙事的固有模式,成为映照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文学象征。
陈墨,原名陈必强,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陈墨评金庸系列”13卷,《新武侠小说二十家》《海外新武侠小说论》《新武侠之趣》《港台新武侠小说五大家精品导读》《香港武侠小说史》,以及中国电影史研究、口述史学研究专著若干。

李寻欢假如没有飞刀,没有了最大的杀招,他就只是个二三流水平的高手?
李寻欢人称小李飞刀,自然是最擅长使用飞刀,而其自身也拥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假如没有飞刀,李寻欢的武功肯定会大打折扣,但是也不会沦为二流水平。
李寻欢是古龙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主人公,通常我们只认金庸武侠,可以记住里面的各种小角色,甚至不入流的武功,对其他诸如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认识不深刻,只认得几个代表性人物,若要评价武功,更无法评价。
金庸武侠体系和古龙武侠体系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不能拿评价金庸武侠那一套去评价古龙武侠。
金庸武侠中,一般都是双修,招式和内功同等重要,而兵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那么重要,武功高强的人,同样秒杀拥有屠龙刀和倚天剑这样的人物,而独孤求败更是以“四十岁后草木皆剑”达到无剑胜有剑的境界,甚至在内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连招式都不重要了,无招胜有招。
而古龙武侠相对金庸武侠来说,武学体系较为创新而又复古,没有内功修为这一套,只讲招式和兵器。
所以,在古龙的小说中,招式和兵器同等重要,尤其是兵器方面,常人寻得一把好兵器,也能够跻身武林高手之列,在古龙小说的名字中,也不像金庸那样充满侠骨柔情,经常带有刀剑的字眼,比如《圆月弯刀》干脆就讲一把刀,书中的丁鹏只要圆月弯刀在手,立马天下第一,离了圆月弯刀,只能是二流。
除此之外,在古龙小说中,有一个百晓生兵器谱,将天下所有兵器都囊括在内,比如天机老人的天机棒排名第一,上官金虹的子母环排名第二,而李寻欢的飞刀排行第三。
当然,熟读古龙小说的人都知道,天机棒和子母环都是精妙绝伦的兵器,相比之下,李寻欢的飞刀只是用凡铁打造,连市井中最平凡的铁匠都能打造出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远远无法与兵器谱上在其后的崇阳铁剑,温侯银戟精贵,李寻欢的飞刀为何就能比他们厉害呢?
其实,百晓生在的兵器谱注重武器排名,更注重使用兵器的人,是一种综合的加权考量,九流选手拿一流兵器,怎么用都是垃圾。
也就是说,李寻欢的飞刀不过是普通兵器,却能够排名第三,是因为李寻欢打败了排名第四的崇阳铁剑,和排名第五的温侯银戟,说明李寻欢的武功也是了得的,飞刀只不过是一种输出方式。
李寻欢到底厉害在哪呢?按照江湖的评价是:小李神刀,冠绝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虚发!意思是李寻欢的飞刀从不轻易出手,但只要一发射每发必能命中目标,绝对没有一人能躲得过。
用四个字概括起来就是,快、稳、准、狠!
这也突出了古龙新武侠的特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谛,这一点书中也有展示,“只见他身形飞掠,如秋雁回空,在每根枯枝上都点了点。”
孙老先生叹道:世上只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却不知他轻功之高,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而李寻欢的小李飞刀最后止步于第三,是因为拿着飞刀的李寻欢杀不死排名第一,第二的天机老人和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
古龙的浪子情怀
金庸的作品侧重于讲故事,而古龙的文字则重在传递情怀。古龙的情怀,是一种不随波逐流、不受规矩束缚的浪子情怀。古龙笔下的李寻欢、楚留香等浪子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中侠义叙事的固有模式,成为映照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文学象征。
陈墨,原名陈必强,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 “陈墨评金庸系列”13卷,《新武侠小说二十家》《海外新武侠小说论》《新武侠之趣》《港台新武侠小说五大家精品导读》《香港武侠小说史》,以及中国电影史研究、口述史学研究专著若干。
相关资讯
古龙的浪子情怀:打破武侠传统的文学象征
他的著作《陈墨评金庸系列》及其他研究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武侠文学的深厚造诣,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古龙作品中的浪子情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龙的作品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