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原创大陆武侠新生代凤歌的“山”、“海”、“经”三部曲简析

更新时间: 2025-09-25 15:54:37

阅读人数: 240

本文主题: 武侠三部曲

武侠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说起大陆武侠,一定要提一提《今古传奇》武侠版这本刊物。

像步非烟、沧月、凤歌、时未寒、王晴川、李亮、三月初七、扶兰、小椴、杨叛、马舸等等都是其中武坛才俊,一时群星璀璨,色彩纷呈,着实让大陆武侠风风火火了一阵子。

凤歌在一众美女环绕之中显得潇洒自如

其中比较出名的如步非烟的《修罗道》、沧月的《听雪楼》、《鼎剑阁》系列、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王晴川的《飞云惊澜录》、《雁飞残月天》、李亮的《反骨仔》、三月初七的《绿林七宗罪》、以及扶兰的《巫山传》、小椴的《杯雪》、《长安古意》、《洛阳女儿行》等等都是难得的好作品,其水平不亚于港台的卧龙生、柳残阳、陈青云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陆的新生代武侠作家中,因为高学历和在前辈武侠作家的浸润之下才能大放异彩,有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优势,再加上学院派的描写技法灵活多变,真正属于升级版的武侠天团。

这其中要说说凤歌的“山”,“海”,“经”三部曲更加一些侠友津津乐道。

凤歌的《昆仑》、《沧海》、《灵飞经》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品,当然还有一部《昆仑》前传《铁血天骄》也是其试笔之作。

昆仑主人公梁萧的形象很特殊,但也很出彩

《昆仑》从其作品的时代背景选择来看是相当不错的着陆点。故事发生在宋元相交之际,南宋覆灭、文天祥被缚就义、崖山之战都是大时代的重头戏,故事发生在这个阶段真是眼光独到。

另外关于主人公梁萧的设定以及凤式武学脉落也是匠心独具,作者突发奇想的创意,以算学融入武学之中,真是一大创举,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昆仑》全书有诸多金庸的痕迹,如中条山五宝就像桃谷六仙的翻版,像释天风很像黄药师和周伯通,萧千绝很像欧阳锋,九如和尚对应南帝一灯大师,公羊羽也像洪七公。但即便如此,《昆仑》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侠佳作,可读性极强。

沧海这部作品里面有许多模仿火影的片断,细心的侠友可以找一找

《沧海》是凤歌的转型之作,采用双主角的设定,陆渐和谷缜,一对母异父的兄弟,其中陆渐的东渡日本一段设定的极为巧妙,也正好承接了《昆仑》当中金刚门一脉与西城八部梁萧一脉,让山海经的故事脉络更有传承之感。

陆渐所学的金刚门一脉武功和黑天书的截力很有意思,而且陆渐的形象总有一种郭靖的感觉,这也许是凤歌受金康影响之深的缘故吧。

谷缜聪明绝顶富可敌国,武功也深不可测,比之陆渐,笔者似乎更喜欢谷缜一些,如果说陆渐有佛家的风范,那么谷缜就具有道家的风骨,很有魏晋风流。

《沧海》的小说描写有一大部分借鉴了日本动画的元素,有火影的影子,这一点也是凤歌的良苦用心和求新求变的决心,非常值得称赞。

灵飞经是凤歌的良心之作,是山海经的结局终篇

《灵飞经》是凤歌武侠的终极之作,也是山海经的收官之作。可以说是延续了昆仑的基因,但此时的江湖早已是穿越,玄幻当道,武侠式微之时。但这更体现了凤歌的良心,一定要完成山海经,也算是给广大武侠迷一个交待。

凭心说,《灵飞经》照比《昆仑》、《沧海》,只能算及格之作,里面有太多作者的无奈与坚持,就像主人公乐之扬一样,有身不由已的随波逐流之感。但作为山海经系列的完结之作,凤歌尽力了,笔者向凤歌的这种创作精神以及有始有终的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武侠有时也会像大多数作品当中描述的一样,大江之上,落日余晖,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一卷卷绚丽的传奇,任后人评说。

原创大陆武侠新生代凤歌的“山”、“海”、“经”三部曲简析

谭盾《武侠三部曲》圆满落幕葛灏、朱琳、王星皓三重奏燃情收官

​​2025年3月23日下午,谭盾《武侠三部曲》三重奏音乐会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这场由钢琴家葛灏、大提琴家朱琳与小提琴家王星皓联袂呈现的音乐盛宴,以震撼的现场演绎和极致的艺术感染力,为百余名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武侠音乐史诗。

当天下午朱家角水乐堂座无虚席,舞台灯光与建筑外流淌的河水交相辉映。钢琴的灵动、小提琴的婉转与大提琴的深沉交织,瞬间将观众带入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当《夜宴》的悲怆旋律响起时,三位演奏家以近乎戏剧化的肢体语言,诠释出爱恨交织的江湖情仇,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钢琴家葛灏在音乐会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惊人的爆发力,他密集的和弦如暴雨倾泻,与小提琴家王星皓凌厉的泛音形成强烈对比;大提琴家朱琳则以极具叙事性的低音旋律,勾勒出苍茫江湖的底色。

水乐堂再次成为热议焦点。演出中,建筑外的潺潺流水声通过特殊声学装置与乐器共鸣,演奏家以琴弓轻触水面,涟漪声与提琴泛音融为一体,令观众惊叹“仿佛置身武侠秘境”。有乐迷感慨:”这不是音乐会,而是一场关于东方美学的行为艺术”。 散场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席。谭盾用西方乐器讲透了东方哲学,每一段旋律都是武侠魂的当代注解。

以琴为剑,以音传情,这场注定独特的音乐会,不仅让武侠精神在音符中重生,更印证了谭盾所言:“真正的江湖,永远在下一个音符里。”

《武侠三部曲》归来,谭盾再做“武侠梦”

作曲家谭盾在赴美深造期间认识了李安,两位文艺青年聚首时总会聊起音乐。李安对武侠片念念不忘,盛邀谭盾作曲,而谭盾也爽快答应了,这部武侠片便是《卧虎藏龙》。

谭盾没有让李安失望。10天时间里,他连写了16首曲子,长达90分钟。音乐里中西乐器的无缝搭配叫人弹眼落睛,大提琴家马友友浑然忘我的演奏,更成为“点睛之笔”。

2001年,《卧虎藏龙》在奥斯卡拿下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配乐等四项大奖,成就了李安和谭盾的高光时刻。为《卧虎藏龙》配乐,更成为谭盾人生的转折点,过去他只是在专业圈子里得到认可,而这部电影让全世界知道了他的名字。

刚开始演《卧虎藏龙》时,谭盾的同窗好友、作曲家郭文景来听过,听了半天没说话,谭盾正紧张这哥们儿是不是不喜欢时,他慢悠悠地说:“好厉害!”谭盾问他:“什么厉害?”他说:“奥斯卡厉害!这个音乐好就好在它的简单,但是它的简单让你热血沸腾,音乐很有意思!你为什么要这么简单呢?”

谭盾笑说:“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有些事情还真是因祸得福,当时只有10天要弄出90分钟的音乐来,就只能往前写,哪有时间回头啊,连再唱一遍的时间都没有。写完以后直奔上海录音,到了飞机上,李安问我:‘老兄,到底什么音响啊?’我低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换句话而言,简单下的丰富,既和音乐的实际效果相关,也和审美心理有关,你只有在音乐上留有想象的空间,才更能在听众的心理体验上升腾出音乐的意象与画面感。”谭盾回忆说。

《卧虎藏龙》大获成功后,谭盾闭关了,很多电影找他作曲,他一概谢绝。他在心里种下一个“武侠梦”,立志要写一个系列的爱情悲剧加武侠电影音乐,把三种最著名的西方乐器——大提琴、小提琴、钢琴都写全,并邀请最好的演奏家演奏。

谭盾的梦想很快就实现了。2002年和2006年,他先后为张艺谋的《英雄》和冯小刚的《夜宴》配乐,还分别邀请到小提琴家帕尔曼、钢琴家郎朗演奏。这三部电影的配乐,后来组成了名噪一时的《武侠三部曲》,走进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厅,演过上百场。

5月4日,《武侠三部曲》重出江湖,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登台。谭盾再做“武侠梦”,将以指挥的身份牵手长沙交响乐团,以及大提琴家莫漠、小提琴家黄蒙拉、钢琴家牛牛,共演大提琴协奏曲《卧虎藏龙》、小提琴协奏曲《英雄》、钢琴协奏曲《夜宴》。

“我们这一次完全按照‘电影乐剧’的方式去呈现舞台,从瓦格纳的‘乐剧’理念中获取灵感,尤其是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作品非常奇妙,对剑、大自然、水、英雄、爱情等音乐动机进行埋设,最后将这一切都贯穿在一起。《武侠三部曲》也有着同样观念的动机设计。”谭盾说。

在三部电影中,谭盾分别用大提琴、小提琴、钢琴诠释了三位女主角——大提琴代表《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小提琴代表《英雄》中的飞雪,钢琴代表《夜宴》中的婉后。

“在三部电影中,三位女主角为不同的原因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我觉得她们活得太遗憾了。我总有一个情结,梦想她们三个人穿越轮回,可以回到人间再活一次、再爱一回。”于是,他将这三件乐器所表达的音乐主题抽取出来,通过复调的写法层层重叠并展开,写成了一部全新的作品——大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复活》,让这些女性角色在音乐中获得永久的生命。音乐会上,《复活》同样在演出之列。

音乐会现场还将启用LED画轴同步播放电影《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中的片段,打通“视”与“听”,让观众收获沉浸式的享受。

标签: 知识科普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