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殖民者:在忠于本国与同情他国中撕扯

更新时间: 2025-09-26 19:20:41

阅读人数: 569

本文主题: 殖民小说十大巅峰之作

乔治·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以20世纪20年代英属殖民缅甸为背景,深刻批判了殖民统治阶级的道德堕落和文化傲慢。故事围绕着一位心怀愧疚的英国木材商人—— 展开,他在充满种族歧视、腐败和虚伪的殖民社会中挣扎,寻找自我认同与道德平衡。

弗洛里因脸上的胎记而自卑,既无法完全融入英国殖民者群体,也与缅甸本地人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他与忠诚而正直的缅甸医生 建立了友谊。维拉斯瓦米希望通过加入欧洲俱乐部来保护自己免受腐败的缅甸治安官 的陷害。然而,吴波钦精于阴谋,利用谣言和操控削弱维拉斯瓦米的地位。弗洛里在英国少女 到来后,短暂地看到希望。他爱上了伊丽莎白,将她视为逃离孤独和压抑生活的希望。然而,伊丽莎白被殖民文化中的肤浅与傲慢所束缚,最终拒绝了弗洛里。小说的结局充满悲剧性:弗洛里在被拒绝和失败的双重打击下选择自杀。而吴波钦的阴谋得逞,殖民制度依旧稳固不变。

小说从弗洛里的视角出发,描述了殖民主义下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普遍经验。“(弗洛里)渴望真正的爱情,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最后却心如死灰,以自杀作为归宿。在某种程度上,弗罗利是奥威尔在三十年代思考身份危机的思想投射:对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与维护大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利益之间的矛盾。殖民政府体制内的身份让他目睹了殖民统治的残暴和贪婪。他痛恨不公,但看不到改变这种不公的出路,只能辞职避世,虽然未能保护弱者,但保全了自己的良知”。

奥威尔揭示了殖民主义的剥削性本质,以及它如何导致人性的腐化和社会的扭曲。殖民者被描绘成种族主义者,追逐权力和自私利益。

小说深刻揭示了种族歧视如何维系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并毒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弗洛里代表了在殖民体制下迷失方向、无法融入任何群体的个体。他的孤独感贯穿整个故事。

吴波钦这一角色象征着殖民体制下权力的腐败和道德的沦丧。

《缅甸岁月》是对殖民主义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这一制度对施害者与受害者双方的心理和道德摧残。奥威尔犀利的笔触和无畏的真相揭示,使这部小说成为对权力、身份与人性弱点的永恒探索。

● 欧洲人才不会在乎证据呢。当一个人长着一张黑皮肤的面孔时,猜疑本身就是证据。只要几封匿名信就足以成事。关键是坚持不断地告发、告发再告发——对付欧洲人就得用这一招。

● 他艰难地转过头,看到筒裙紧紧地、闪闪发亮地裹着硕大的屁股,心里觉得很满意。他对自己的臃肿身材感到很自豪,因为在他眼中,这些积聚的肥肉象征着他的伟大。他曾经地位卑微,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却成了一位肥胖富有、受人敬畏的长官。这副身材是将敌人作为祭品养出来的,这个想法令他感觉很诗情画意

● 在印度的任何城镇,欧洲人的俱乐部就像是精神意义上的城堡和英国权力的真正宝座,也是本地官员和百万富翁们趋之若鹜的天堂乐土。

● 【殖民思想】上帝啊,我们来这个国家是干吗的?如果我们不是来统治他们,那干脆回家算了。我们到这儿来,就是要统治那群该死的黑猪,那群猪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就一直是奴隶。

● 应该说是镀金的吧?这个国家的英国人彼此都是虚情假意。按照传统,我们一起喝酒,互相请客吃饭,假装彼此是朋友,其实心里视对方如寇仇。我们称这个为‘勾搭’,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当然,是酒精在维系着这部机器的运作。要不是这样,我们一星期内就会发狂,彼此互相残杀。你们有位挺不错的散文家,说过这么一句话,

● 当然是我们到这儿来是为了帮助我们可怜的黑兄弟,而不是来洗劫他们这个谎言。我觉得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我们都被这个谎言所蒙蔽,它以种种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方式侵蚀着我们。 我们的内心日日夜夜都在饱受折磨,因为我们一直知道自己是鬼鬼祟祟的骗子。我们打心眼里对本地人抱着兽性。 要是我们这些在印度的英国人能坦承自己就是窃贼,不加任何掩饰地继续盗窃下去,或许还不至于那么令人讨厌。”

● 看看我们的学校——都是培养廉价文员的工厂。我们从未帮助过印度人建立起实业,我们不敢,因为我们害怕与你们竞争。我们甚至摧毁了许多实业。现在那些印度穆斯林哪儿去了?四十年代的时候他们能建造纵横四海的船只,而且操纵自如。现在你们根本造不出一艘能出海捕鱼的渔船。十八世纪的时候印度人能铸造火枪,绝对可以与欧洲枪支相媲美。现在呢?在我们来到印度一百五十年后,这片大陆连黄铜弹壳都造不出来了。 东方民族里只有那些独立的民族才能获得发展。

● 是的,我们维护了印度的社会安定,为的是我们的利益,但这些法律和秩序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更多的银行和更多的监狱——这就是根本的目的。”

● 在印度,要是一天不出身汗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比一千次荒淫更会带来罪恶感。 如果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到了深夜那种倦怠感就会达到高潮,让人变得疯狂,甚至想自杀 。工作、祈祷、读书、喝酒、聊天——都无法驱走这种倦怠感,只能通过流汗,从毛孔中将其排出。

● 孤独,孤独,孤独是多么痛苦!在这寂静的森林里,他总是会遇到这些漂亮得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事物——小鸟、鲜花、树木——而要是有人能和他一起分享该有多好。没有人一起分享的美又有什么意义,要是有一个人,就一个人,分担他的寂寞就好了!

● 这是一个极其单调乏味、令人窒息的世界。在这里,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想法都会受到审查。在英国本土很难想象这种情形。在英国,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我们在公共场合出卖灵魂,但在私底下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将灵魂赎回来。 当每一个白人都只是专制体制的一个齿轮时,甚至根本没有友谊可言。自由言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其它的自由却被恩准。你有成为酒鬼、懒汉、懦夫、造谣中伤的小人或奸夫淫妇的自由,但你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在每一个重要的问题上,你的观念必须符合白人老爷的规范。到最后,你那隐秘的叛逆和怨气就像暗疾一样将你给毒害了。你的整个生活就是一个谎言

● 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来无法以自己渴望的方式好好和她聊天。聊天,只是聊天而已!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其实意义非常重大!当你开始步入中年,过着苦闷孤独的日子,身边那些人觉得你对每件事情的真实看法都是异端思想时,

● 印度,判断你的标准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是什么人。只要对政府的忠诚受到一丁点儿怀疑,一个东方官员的前途就完蛋了

●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而比这更可怕的,让他心里隐隐作痛的,是隐藏在哀求之下的卑贱。她做出种种行为,并非出于半丁点儿对他的爱意。她哀号下跪只不过是因为她舍不得情妇的身份、优裕的生活、华丽的服饰和对仆人颐指气使的地位。这是一幕无以言状的凄楚情景。要是她爱他的话,他可以不那么内疚地将她赶出家门。最令人觉得心里别扭的,莫过于看到一个人完全没有尊严的模样。

● 他告诫弗罗利“不要像个该死的海德公园的煽动者那样说话”,然后疾声厉色地对他进行了一番简短的说教,列举出他心目中作为白人老爷最重要的五项原则,分别是:“维持我们的尊严;高压统治(不需要怀柔政策);我们白人必须团结一致;本地人总是得寸进尺;发扬团结精神。”

殖民者:在忠于本国与同情他国中撕扯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非洲文学经典《天堂》,殖民历史的深刻反思

在当今文学界,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最高荣誉之一。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天堂》便是这一荣誉的得主。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古尔纳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非洲历史的深远影响。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东非,主人公优素福在父亲的债务压力下被抵押给商人阿齐兹。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为后来的成长与探索埋下了伏笔。《天堂》通过优素福的眼睛,描绘了一个被殖民统治笼罩的社会,展现了人们在压迫下的挣扎与希望。

古尔纳在书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天堂”这一概念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优素福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深刻的反思,让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成长小说,更是对后殖民历史的深刻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天堂》的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古尔纳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非洲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复杂情感。这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殖民统治对非洲社会的深远影响,更引发了对身份认同、文化冲突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每一位热爱文学的读者都应该细细品读这部经典之作。《天堂》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非洲文学的代表,值得我们在书架上为其留一席之地。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天堂》的信息,欢迎前往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借阅。馆藏信息:ISBN:978-7-5327-9089-0,数量:2册,索书号:I561.4/1131,位置:社会科学借阅室。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文学世界,感受《天堂》的魅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非洲文学经典《天堂》,殖民历史的深刻反思

在当今文学界,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最高荣誉之一。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天堂》便是这一荣誉的得主。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古尔纳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非洲历史的深远影响。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东非,主人公优素福在父亲的债务压力下被抵押给商人阿齐兹。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为后来的成长与探索埋下了伏笔。《天堂》通过优素福的眼睛,描绘了一个被殖民统治笼罩的社会,展现了人们在压迫下的挣扎与希望。

古尔纳在书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天堂”这一概念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优素福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深刻的反思,让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成长小说,更是对后殖民历史的深刻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天堂》的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古尔纳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非洲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复杂情感。这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殖民统治对非洲社会的深远影响,更引发了对身份认同、文化冲突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每一位热爱文学的读者都应该细细品读这部经典之作。《天堂》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非洲文学的代表,值得我们在书架上为其留一席之地。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天堂》的信息,欢迎前往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借阅。馆藏信息:ISBN:978-7-5327-9089-0,数量:2册,索书号:I561.4/1131,位置:社会科学借阅室。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文学世界,感受《天堂》的魅力。

标签: 缅甸岁月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