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杨倩!这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学霸可太多了!
在7月24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揽入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杨倩”这个名字一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淡定摘下本届奥运会首金后,与杨倩相关的话题一度引爆微博热搜, 其中话题 #杨倩是清华大学学生# 受到众多网友讨论。
2000年出生的杨倩是浙江鄞州姜山人, 在2011年小学4年级时,杨倩被选入宁波体校射击队,并在2012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了亚军 ;在2014年的省运会上杨倩拿下3块金牌,并在射击女子气步枪40发比赛中打出了399环的世界级成绩;在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杨倩获得季军并于同年12月入选国家青奥队,
2016年,杨倩被特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并在两年之后的高考中,因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突出,
杨倩夺冠后,清华大学也通过发出贺信:中国选手、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杨倩夺得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
据了解,为了备战奥运会,杨倩向学校申请了休学,等比赛结束后再投入到校园中。
运动健将又是清华学霸,有网友称杨倩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在本届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像杨倩这样的“学霸运动员”并不少见, 一起看看本届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中都“藏”了哪些学霸!
身高1米90,帅气、阳光、成绩好……这些标签已经让不少人羡慕,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位被称为“跳高界吴彦祖”的选手,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清华“学霸”。
1991年出生的王宇,从小就有着惊人的弹跳力。2010年3月,王宇获得清华大学体育特长生保送资格,然而, 个性十足的王宇毅然放弃了保送资格,坚持参加了高考,最终以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并于2018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
王宇每门课成绩都在80分以上,据媒体报道,他的英语口语尤其好,很多次出国训练、比赛,都给自己的教练当翻译。
而在体育专业上,王宇曾在国际、国内的多个大赛中摘得男子跳高项目的金牌,有网友称王宇是 “学霸里面跳得最高的,跳高里面学习最赞的,跳高的学霸里颜值最棒的!”
她是中国女篮队长,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不少熟悉中国女篮的人都知道,邵婷在女子职业篮球领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邵婷并不是从小就进入运动队,上大学之前打篮球只是她的一个业余爱好,她的学业成绩一直都不错,尤其数学更是优秀。 以普通考生的身份考入北师大,于是开始在校园里一边学习一边打球。
邵婷在大学打球时成绩斐然,五获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三获大超联赛冠军,当她被北京女篮看中并决定加盟前,邵婷已经快上研究生了。
在北京队的三个赛季以及在休赛期又要在国家队备战、比赛的情况下,邵婷在学校上课与平时训练的时间被大幅度压缩,但她的学习质量与成绩并未有所下降, 读研期间,邵婷综合成绩排名班级第六,还曾主持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荣获各种学业奖学金,在学业上已经达到了博士的地步。
“亚洲飞人”苏炳添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同时也是该校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2009年入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尽管承受着修读学业和训练比赛的双重压力,他仍然上课训练两不误。他的研究生导师告诉记者:“因为训练缺席的课程,苏炳添总是会及时补上。”
苏炳添本科毕业论文拿的是优秀,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广东体育产业。作为经济学院第一批有运动员身份的硕士研究生 ,苏炳添毕业后被正式聘任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利用国家田径队休整的空余时间,苏炳添回到学校开设了一门全校公选课,讲授运动前的基础热身活动。至于授课效果如何?有学生直呼:“这是亚洲第一的课堂。”
2019年,苏炳添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目前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之一、跆拳道运动员 赵帅目前是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2006年,11岁的赵帅来到江苏省常州市体校跆拳道队,从此开始了专业运动员生涯。不仅体育成绩出色,赵帅学业同样优秀,他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在西南大学就读。
据赵帅的研究生、博士生导师郭立亚介绍, 赵帅是一个谦虚、好学、上进、刻苦的学生,智商、情商、动商都很高。虽然平时训练繁忙,但他也会为自己安排文化学习。 郭立亚说,“每次比赛完,他都会抓紧时间回学校来学习、训练。”
郭立亚介绍称,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进行科学研究,赵帅根据自己专项、专业进行研究,“最近,他完成了一篇分析自己在跆拳道比赛中运用战术、技术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也已经被学校录用了,正在进行排期刊发。”
其实,除杨倩外,另一名清华大学在读学生史梦瑶也是本次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选手之一,巧合的是,史梦瑶也是一名射击运动员。
在2017年射击世界杯印度新德里站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年 仅19岁的小将史梦瑶最终以252.1环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桂冠,同年她通过清华大学射击专业的测试,高考过后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国家射击队去年6月队内考核赛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史梦瑶以465.1环的总成绩夺得冠军,这一成绩还超过了该项目的决赛世界纪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运动员毕业或就读于国内知名高校,有网友称,这些学霸运动员“拿起书本指点天下,放下书本赛场称霸,中国代表团真的藏龙卧虎!”
期待学霸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你看好哪位运动员?
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封面新闻、北京青年报、清华大学、人民日报等。
原标题:《不止杨倩!这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学霸可太多了!》

为何中国男子百米跑能跻身世界前列?苏炳添论文分析六大原因
8月1日晚,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代表着“中国速度”的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成功晋级决赛,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2小时后,苏炳添又站上了百米决赛的赛场——他跑出9秒98,再次突破10秒。
澎湃新闻注意到,苏炳添在备战2020东京奥运期间,他在总结自己多年比赛经验的基础上,与研究团队一起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近10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男子100米短跑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未来发展措施以及多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启示。
论文题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发表在《体育科学》2019年第2期,作者是苏炳添、邓民威、徐泽、梁伟、姜自立、王国杰。
为什么中国男子100 米短跑能跻身世界前列?这篇论文系统梳理了2010年以来我国男子100 米短跑的发展特征,提炼了中国男子100 米短跑跻身世界一流的6个原因。
第一是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论文分析,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化训练程度最高的国家,笔者的现任教练Randy Huntington,谢震业和韦永丽的现任教练Rana Reider均是来自美国的著名教练员。这两名教练员的整体训练思路是: 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第二是打造良性团队竞争模式。根据男子短跑的实际情况,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采取“大团队良性竞争”的管理模式,以充分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活力,提高训练水平,取得良好效果。例如, 在男子100米短跑中,大批成绩相近的优秀运动员共同集中训练极大刺激了运动员个体提升运动成绩的主观内在要求,运动员在主动打破“成绩均衡”的状态中不断提升训练质量, 并通过国内外比赛检验训练成果并选拔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
第三是实施“接力促单项”策略。2010年,以举办广州亚运会为契机,中国短跑常设了短跑国家队,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队集中训练促进4×100米接力取得好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明确了“接力促单项”策略,目的是在促进4×100 米接力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带动个人项目成绩的提高。自“接力促单项”策略实施后,中国男子接力队年度最好成绩稳定在39秒以内,世界排名达第4名; 中国运动员个人年度最好成绩稳定在10.25秒以内。
第四是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2010年以来,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对短跑项目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方针。“走出去”主要包括训练和参赛两个方面,即把国内优秀运动员送到国外训练营,尽可能把具备一定水平、有可能在大赛中进入决赛取得名次的运动员派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以锻炼心理素质并积累大赛经验。“请进来”主要包括聘请国际优秀高水平外籍教练员及其团队到中国来传授经验并带队训练,在科研保障和训练设备等方面加大引进力度等。
第五是组建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近年来,中国田径协会逐步完善了短跑训练保障系统,建立了由主教练负责,包括助理教练、科研、体能师、物理治疗师、按摩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在内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并为复合型团队配备了先进的训练、科研、理疗和康复仪器和设备。其次,除了北京的训练基地外,中国田径协会还在南京、深圳、昆明、Bradenton (IMG学院)等地建立了多个短跑训练基地,满足了运动员适应不同气候变化和不同比赛环境的需要。此外,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住宿、交通、饮食、营养、康复、医疗等方面均有专人进行管理和协调,且所有费用均由国家承担,这保证了运动员可以专心进行训练。在保障运动员赴国外参赛方面,除常规配置外,还根据运动员实际需要临时聘用康复师等为运动员提供保障。
第六是注重提升运动员素养。论文认为,短跑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动表现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素养。一方面,运动员得到了进入高校、参加英语培训班等学习的机会,文化素养、外语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促进运动员与国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和适应国外高水平比赛环境的能力,进而比出优异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田协近年来加强了对运动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每年定期组织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外教对运动员进行言传身教,培养运动员的职业素养。客观而言,饮食、睡眠、恢复、社会活动方面的自律是运动员取得一定成绩的又一重要原因。
最后,该论文从两方面介绍了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发展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启示。一方面是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竞技体育自信。新时代以来,中国男子100米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中国男子100米短跑逐步建立起“不畏强手,主动求胜”的信念,这种信念来源于不断超越中的领悟、训练模式的突破创新以及勇于挑战的坚定意志,诠释出了一种“挑战、突破、创新、超越”的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自信。
另一方面是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借鉴。这里提到科技助力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团队项目带动个人项目”策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成绩提升、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须等三个方面。其中还提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技体育竞争格局,创新同样也是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创新都将进一步引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传承与创新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二者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立定跳远奥运记录,难度不如短跑记录,为何一百多年无人能破
短跑世界纪录已经被认为是很难超越的,毕竟闪电博尔特的9秒58已经让他成为了短跑传奇运动员。外界当然对于短跑很关注,可是跟短跑一样,立定跳远这项运动也很接近生活。两种运动并不需要像足球或网球那样需要球场或者硬件设施,其实只要有比较宽阔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除此之外,也有立定跳远奥运纪录。
在中学生活的体育课中应该会经常接触到立定跳远,甚至还要为此评分。虽然这项运动接触的人不少,可是奥运记录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般难以企及。奥运纪录是由美国名将尤里创下的3.476米,不知道大多数人对此有没有概念。
其实正常人都有不少能够跳出2米以上,甚至2米5以上的人,至于职业运动员更是能够达到3米左右。甚至常常会有爆发力训练的人超越3米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到后面每想要提高一厘米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虽然在外界看来想要打破3米476的成绩,难度不如世界纪录。这个也确实能够接受,如此成绩应该有不少人能够做到,特别是像短跑或者橄榄球之类,甚至可以尝试让篮球运动员去立定跳远试试,兴许就能够接近奥运纪录。
可是这项奥运纪录为何一百多年无人能破,3米476已经太过于遥远,是上世纪初期所创下的。即便这么多年还是纹丝未动,难道真的无人能够打破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子,主要还是奥运会取消了这项运动。
过往不少人都期待立定跳远能够让自己的弹跳能力更好,并且期待能够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平,无奈奥运会已经取消。或许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可以参考,毕竟能够突破3米476的运动员还是少数。
当然还有人期望奥运会能够恢复这项运动,可是跟其他田径运动一样,像是标枪有一项纪录也是尘封多年,主要还是标枪重量改变,所以导致过往的纪录无人去打破,可是若让同样标准的话,兴许还是有人能够超越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
苏炳添:可能大家会失望。他为何这么说,短跑选手最佳年龄是多少
目前,2022年田径世锦赛正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进行。今天上午,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今年首次亮相赛场,在百米飞人大战中以10.15秒的成绩位居小组第5,晋级半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