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郭襄至死也想不通,杨过为何不要她,周芷若被毁清白后才说出原因

更新时间: 2025-10-03 12:55:30

阅读人数: 270

本文主题: 神雕侠侣原著小龙女被毁清白的描写

金庸的故事就像一壶老酒,越陈越香,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依旧觉得荡气回肠,尤其是他格外擅长写“遗憾”,以至于书中的某些桥段成了读者的心中的意难平。

比如《神雕侠侣》中,当杨过与小龙女在绝情谷底重逢时,读者心中也不免为他们的坚持得到了结果而感到高兴,可惜此时杨过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位小妮子郭襄,她又该何去何从?

郭襄似乎什么都没做错,却又成了那个被忽略的人,这场两个人的电影,她这配角注定没有戏份,可杨过在刚刚跳下悬崖,又见郭襄跳下来时,就可以为郭襄转身了,他为何始终没看上郭襄?

其实从明面上来看,当年的小龙女根本就是无药可救的状态,她正是因为毒入膏肓才选择跳崖,那时的她已是万念俱灰的状态,一个人在绝望的情况下跳下山崖,自然不会运用轻功减速,换言之,坠崖后的她即便没被毒死,也被摔死了,她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寒潭的另一侧。

而杨过跳崖后,郭襄也跟着跳了下来,杨过就应该接受小龙女已死的事实,接受郭襄这小妮子的一片痴情,也正好延续了郭杨两家的缘分,更没人会诟病杨过三心二意,他是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然而金庸却选择强行让龙杨二人得了圆满的结局,这才造成了郭襄出局的局面。

而后《倚天屠龙记》中则提到这么一句:“ 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郭襄心中有多凄苦,怕是旁人都难以理解,甚至多数人可能都忽略了一点,哪怕郭襄选择了出家,也谈不上看透红尘了,因为她后来给自己的弟子起的名号居然是“风陵”二字,那正是从她与杨过初遇的风陵渡口得来的名字,可见她至死都没放下杨过。

在笔者看来,或许是因为她还不够邪,或者说,她始终还是个俗人,这一点可以从她外公身上看出来。

黄蓉与郭襄曾有过这么一段对话:“黄蓉又道:‘你杨大哥是个至性至情之人,只因自幼遭际不幸,性子不免有点孤僻,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郭襄淡淡一笑,道:‘他和外公,和我,都是邪派。’黄蓉正色道:‘不错,他是好人,可是有点邪气。’”

黄药师听闻郭襄被人们称为“小东邪”时也是喜笑颜开,但郭襄始终还是看错了,无论是她还是黄药师,比起杨过而言,都还是多了几分俗气。

以新修版为准,黄药师当年其实是对自己的弟子梅超风有了好感的,这一点也被他的一众弟子看了出来,可他始终不敢承认这一点,还将弟子们都扫地出门,希望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内心,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遇上杨过之后,也夸赞过杨过一番,他是这么说的:“黄药师哈哈大笑,说道:‘不错。我听说你武功不坏,心肠也热,行事却也邪得可以。又听说你想娶你师父为妻,是不是?’杨过道:‘正是,老前辈,人人都不许我,但我宁可千死万死,也要娶她。’……殊不知黄药师一生纵横天下,对当时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因此上得了个‘邪’字的名号。他落落寡合,生平实无知己,虽以女儿女婿之亲,也非真正知心,郭靖端凝厚重,尤非意下所喜。”

黄药师其实也不如杨过“邪”,当然,这里说的“邪”并非“邪恶”,而是不遵世俗礼法,黄药师始终还是俗世之人,杨过和小龙女则都是世外之人,他们才真正做到了无视世俗礼法,心中只有彼此。

《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后来是因为赌气而与宋青书成婚,从旁人的视角看来,她多半已失清白。

连载版中她更是拿“怀孕”一事来测试张无忌,她是这么说的:“无忌紧紧抱住了她,说道:‘这又非你的过失。事已如此,烦恼也是枉然。芷若,这是你遭难,我只有更加爱你怜你。咱们明日立时动身,回到淮泗,告知本教兄弟,我便跟你成亲。你肚中——肚中孩儿,便算是我的,于你清白,绝无半点损害。’周芷若低声道:‘你何必好言慰我?我已非黄花闺女,怎能再做教主夫人?’”

其实周芷若哪里失身了,她手臂上的守宫砂仍完好无损,她与宋青书并无夫妻之实。

不过原著最后一回中提到的峨眉派的规矩,却让他们的祖师婆婆郭襄看起来显得有些奇怪。

本派男女弟子,若非出家修道,原本不禁娶嫁,只是自创派祖师郭祖师以来,凡是最高深的功夫,只传授守身如玉的处女。每个女弟子拜师之时,师父均在咱们臂上点下守宫砂。每年逢到郭祖师诞辰,先师均要检视,当年纪师姊……就是这样……

郭襄为何要定下这样的规矩?自然是因为在郭襄看来,她一生都守身如玉,比那被毁清白的小龙女要清白得多。

别说郭襄不会嫉妒小龙女,当初她被金轮法王擒去之后,就一度幻想着自己若是“大龙女”就好了,她对小龙女确实是心存嫉妒的。

而这个细节也证明了郭襄始终还是个俗人,唯有小龙女与杨过才是天生一对,杨过没有选择为她停留,也实属正常,毕竟他们并非一路人。

郭襄至死也想不通,杨过为何不要她,周芷若被毁清白后才说出原因

难怪金庸让小龙女失身,却让黄蓉免遭欧阳克欺辱,读懂已是中年人

尽管金庸的故事早已不流行,但每当有金庸故事改编的电视剧上映,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又会如跑马灯一般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作为金庸笔下最经典的作品,《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自然是笔者的最爱,那么谈及“双雕”之时,你脑海中会闪过哪些画面呢?就笔者而言,不是郭靖在华山二论大展拳脚,也不是杨过在襄阳飞石杀大汗,而是小龙女与黄蓉的遭遇。

当年黄蓉落入欧阳克手中,最终保住了完璧之身,而后来小龙女落入甄志丙手中,却被毁了清白,金庸为何会给这两位女主角安排截然不同的命运?或者说,小龙女为何要有此一难?

金庸自然不是为了膈应读者,他安排这段剧情,其实是有深意的。

且不知当年黄药师为何不喜欢郭靖,反倒更偏向将女儿嫁给那小毒物欧阳克,至少读者在上帝视角看来,欧阳克就是个奸邪之人,他身边早有姬妾无数,黄药师此举,无疑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而到了《射雕英雄传》原著第二十一回中,洪七公受伤,黄蓉向欧阳克求助时,那家伙就本性尽显,一度想要对黄蓉动粗。

这一点,书中写得很明白:“欧阳克见她回眸求恳,一双大眼中含着眼泪,神情楚楚可怜,心中不由得一荡,俯身看洪七公时,见他脸如白纸,两眼上翻,心下更喜。他与黄蓉相距不到半尺,只感到她吹气如兰,闻到的尽是她肌肤上的香气,几缕柔发在她脸上掠过,心中痒痒的再也忍耐不住,伸左臂就去搂她纤腰。”

黄蓉当时就慌了神,而欧阳克则一脸坏笑地说:“ 好妹子,我对你本来决不想动蛮,但你如此美貌,我实在熬不得了,你让我亲一亲。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黄蓉怕是要遭了这小贼的毒手,幸好洪七公及时赶到,几句话便将欧阳克吓跑,这才保住了蓉儿的清白。

事实上到了故事后期,黄蓉又落入了欧阳锋手中,他一度撕毁了蓉儿的衣衫,这一次又是郭靖赶到,蓉儿又一次化险为夷。

可见金庸是有心保全蓉儿的完璧之身的,但到了《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却没了这般待遇。

蓉儿是个聪慧可人的小妮子,值得被保护,那小龙女又何尝不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一般,甚至她比蓉儿还要单纯。

金庸不止一次用“冰清玉洁”“洁若冰雪”“洁白似雪”等词汇来形容小龙女,可如此“纯洁”的一位女子,为何却要被玷污?

尽管当年小龙女遭了甄志丙的毒手之后只是丢了“守宫砂”,金庸也说了那守宫砂之说毫无依据,但小龙女与甄志丙共处时的反应却不会说谎。

原著是这么说的:“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每次重读原著,笔者总想从字里行间看出些破绽,去说服自己小龙女未失贞,可这般描述却如铁一般的事实砸在笔者脸上,让人不得不接受。

也因为这个桥段的存在,无论后续的剧情有多精彩,读者心中都难免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样,说不出的难受。

作为创作者,金庸自然没必要刻意让读者添堵,甚至造成一些读者因这桥段而“弃书”,那便得不偿失了,所以他如此安排,一定是有深意的。

在笔者看来,金庸为黄蓉与小龙女赋予截然不同的命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故事主题的区别。

《射雕英雄传》讲的是一个英雄如何崛起的故事,当然,也有人认为“射雕英雄”是一语双关,指成吉思汗与郭靖二人,但就大部分人的理解而言,那“英雄”自然指郭靖。

这部作品中,主角的感情线固然可以作为故事线索引出后文,却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强调“黄蓉失贞”的桥段就显得毫无意义,只会给读者添堵。

而《神雕侠侣》则不同,从金庸赋予它的书名就能看出,这一次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男女主角二人,故事的主题则是一个“情”字,这一点,金庸在故事开篇就已经强调过。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神雕侠侣》正是以欧阳修的一首《蝶恋花》作为开篇,而后书中的男男女女也的确多半为情所困。

李莫愁得不到陆展元的爱,因此堕落成魔,直至死去,还在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武三通爱上自己的义女何沅君,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武三娘;公孙止和裘千尺这夫妻二人斗了一辈子,最终双双殒命绝情谷,还有书中那些妙龄少女都不免被杨过误了终身。

这些都证明了金庸想在这部作品中表达的核心主旨就是“情为何物”。

那么作为主角,杨过和小龙女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答案是“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果他们仅仅只是两个普通人,如其他主角一样,经历一些奇遇,接着击败反派恶人,那样便无法凸显“真情可贵”。

所以金庸不仅安排了杨过被郭芙斩断一臂的桥段,同时还安排了小龙女被甄志丙毁掉清白的戏码,他要让读者看到的是即便杨过断了一臂,小龙女也依旧爱他,即便是小龙女失了清白,杨过也依旧不离不弃。

或许这才是金庸赋予两位女主角不同命运安排的原因,只是他没想到,“小龙女受辱”这事的后劲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作品早已完结多年,读者依旧耿耿于怀,但谁能说这不是金庸故事的魅力的另一种体现呢。

真正毁掉小龙女清白的人是谁?比尹志平活得还久,最后击杀了郭靖

提及金庸的《神雕侠侣》,很多读者仍是愤愤不平。原来小龙女是金庸笔下唯一一个丢失清白之身的女主。

不过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真正毁掉小龙女清白之身的并非尹志平,而是另一个反派人物。

在《神雕侠侣》的开篇,金庸就用他绝佳的文笔,勾勒出了一个貌若天仙、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小龙女和英俊潇洒的杨过非常般配,二人在古墓朝夕相处,逐渐情愫暗生。

可小龙女和杨过还没来得及相恋,小龙女就在终南山的草地上遭遇了一个惊天变故。

那时小龙女带着杨过潜过古墓的水道,来到了终南山后山的草地上。二人盖了两间茅草屋,本也过得温馨快乐。可欧阳锋的到来却打破了宁静,欧阳锋要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却在临走时瞒着杨过点了小龙女的周身大穴。

小龙女被点穴之后只能躺在草地上数星星。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小龙女的双眼被一块青布蒙住……

待杨过归来之后,小龙女误以为是他所为,二人由此产生误会,就此开启了聚少离多的孽缘模式。直到大半年之后,小龙女才知道蒙住自己眼睛的人乃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尹志平。

不过,尹志平真的夺走了小龙女的清白之身么?

第一,小龙女和杨过生活了数年,理应对杨过身上的味道颇为熟悉,如果尹志平真的和小龙女有肌肤之亲,小龙女又怎么会误以为是杨过所为?

第二,金庸并未在原著里描写尹志平如何与小龙女发生了关系,只是提及了小龙女没了守宫砂。可在《后记》里,金庸又说“守宫砂”不可信,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

第三,在新修版的原文里,金庸还增添了关于小龙女的描写,书中是这么写的, 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一个“只盼”,是否说明尹志平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这才惹得小龙女只盼尽快化身为一?

反观在大胜关英雄会上,小龙女才是彻彻底底地被一人毁掉了清白。

那时杨过在英雄会上遇到了小龙女,也遇到了 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赵志敬。

赵志敬当年曾在杨过、小龙女面前发过毒誓,绝不提及二人赤身露体修炼武功一事。然而赵志敬出尔反尔,却将杨过、小龙女赤身露体一事大肆宣扬,还添油加醋,说这一对师徒躲在草丛里行苟且之事。

大胜关英雄会人头攒动、群雄荟萃,因此赵志敬此言一出,立时惹来了众人的指指点点。书中是这么写的, 杨过恼怒已极,喝道:“你立过重誓,不能向第五人说的,怎么如此……如此……”赵志敬哈哈一笑,大声道:“不错,我立誓不向第五人说,可是眼前有第六人、第七人。百人千人,就不是第五人了。你们行得苟且之事,我自然说得。”

显而易见,赵志敬是神雕时代一个极其卑鄙无耻的反派人物,他颠倒黑白、胡言乱语,在群雄面前彻底毁掉了小龙女的清白。

可这么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比尹志平活得还久。原来重阳宫遭遇了蒙古人的围剿,尹志平带着全真教弟子与蒙古鞑子以命相搏,最终为了救小龙女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着全真七子顺利出关,尹志平羞愤难当之下用一种自戕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反观赵志敬,他却在重阳宫遭遇蒙古人围剿之时倒戈相向,甘愿成为蒙古人的鹰犬。耐人寻味的是,赵志敬却苟活到了最后。

赵志敬身上沾满蜜浆,一举手一摇头都碰到玉蜂,身上已不知给刺了几百针。众人初时还听到他狂呼惨叫,过了片刻,终于寂然无声,不知是否中毒过多,死活难知。

一个“死活难知”说明了什么?看过金庸全集的读者会知道,金庸擅长的就是利用反派人物的生死未卜埋下伏笔,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添砖加瓦。

的确,生死未卜的赵志敬极有可能化险为夷,反而凭借体内的蜂毒,继而自创神功,成为后世江湖的一位大魔头,而侠之大者郭靖也死在了赵志敬的手中。

在《倚天屠龙记》里,金庸用寥寥几字讲述了郭靖的结局。书中写道: 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金庸之所以将郭靖写死,无非是为了沿用历史,加之郭靖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绝不可能弃城而逃。不过,该如何用一个武侠故事的方式讲述郭靖之死?

笔者认为,倚天时代的张三丰曾提及一位反派人物,这位反派人物创出了一门唤作玄冥神掌的阴毒武功。少年张无忌只是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就惹得张三丰嚎啕大哭。而玄冥神掌乃百损道人所创,他本人打出的玄冥神掌恐怕更是匪夷所思。

没错,百损道人正是赵志敬。当年杨过和小龙女在王重阳画像前拜堂成亲时,重阳宫一片混乱,躲在大钟之下的赵志敬趁机逃出了重阳宫。

赵志敬不但没有毒发身亡,反而邂逅了奇遇,继而将体内的蜂毒纳为己用,练成了旷世神功——玄冥神掌。

神功大成之后的赵志敬化身为百损道人,成了忽必烈的座上宾,在攻打襄阳城之时与郭靖大打出手。

尽管百损道人联合其他高手击杀了寡不敌众的郭靖,可百损道人也被郭靖的一记降龙十八掌打中胸口,最终重伤而死。

这样一来,郭靖被谁所杀、百损道人为何会在30年前突然死去、那门玄冥神掌为何阴毒无比等谜团都能迎刃而解。

只可惜金庸在1969年就宣布了封笔,否则将这一部《神雕后传》铺开来写,又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武侠巨作了。

标签: 尹志平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