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锋毁了小龙女和黄蓉的清白,为何只沦为疯子?读懂已是中年人
《神雕侠侣》的剧情承接《射雕英雄传》,其主线依旧是围绕着郭杨两家的孽缘展开,只是这一次剧情依旧没有按照当年杨铁心与郭啸天设想的那般,当年郭靖与杨康背道而驰,而如今郭芙与杨过又可以说是对彼此误解极深,郭杨两家注定无缘。
不过别忘了,杨家与欧阳家的孽缘也在延续,当年杨康杀了欧阳锋的儿子欧阳克,而此时他的孩子杨过却认了欧阳锋当义父,着实可笑。
不过说来奇怪,那欧阳锋作恶多端,曾经毁了两位女主角的清誉,为何金庸要给他安排一个沦为疯子的结局,而不是被某位大侠杀死?哪怕是最终与洪七公一同大笑而亡,也着实难以让读者解气,对于这魔头而言,着实是便宜他了。
欧阳锋何时毁了两位女主角的清誉?
先从“小龙女失贞”这事谈起,说到此事,多数人脑海中都会蹦出另外一个名字,即“甄志丙”,也就是旧版中的“尹志平”,这也合情合理,毕竟对小龙女伸出毒手的确实是这道人,金庸赋予那段剧情的描述也成了无数读者的童年阴影。
书中是这么说的:“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最可气的是小龙女误以为那是杨过,于是还主动迎合,将感情错付,时至今日,这事也依旧让不少读者意难平。
不过甄志丙固然可恶,但也别忘了,若不是欧阳锋将小龙女给定身于原地动弹不得,那道人又如何能够得手?
他认为小龙女会偷学他传给杨过的武功,可以说是他的小人之心毁了小龙女的人生,他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甚至他比甄志丙更为可恶。
不过除此之外,他何时还毁了另外一位女主角的清白?
很简单,另一个受害者即是黄蓉。
早在《射雕英雄传》时代,还没有沦为疯子的欧阳锋是更为可恶的,后来的“疯癫滤镜”反倒有几分给他洗白的意思了,当年的他,可是纯粹的恶人啊。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年的欧阳克就被视为小毒物,这家伙就差点毁了黄蓉的清白,当初若不是洪七公及时出手,结局不堪设想,当然,欧阳克的确是爱黄蓉的,但他这样的“爱”,谁又受得起呢?
不过在那之后,欧阳锋又抓住了黄蓉,其实二人相处的过程并没有被直观地呈现出来,书中只是借郭靖与华筝的对话提到他们相处了长达半年之久。
原著道:“郭靖道:‘妹子,我对不起你!我不能跟你成亲。’…… 当下将黄蓉与他之间的根由一事不隐地说了。待说到黄蓉被欧阳锋擒去、自己寻她大半年不见诸般经过,华筝听他说得动情,也不禁掉下泪来。
你说欧阳锋是黄蓉的长辈,又算是有几分宗师气度,所以不会对黄蓉做出什么不轨之事来,那你可高估一个魔头的气度了,至少欧阳锋是那种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这一点从后来他撕破黄蓉的衣衫就能看出来。
书中是这么说的:“欧阳锋冷然道:‘ 事机紧迫,纵然有约在先,今日之事也只好从权。 ’说着抛下手中圆石,大踏步跨进洞去。黄蓉叫道:‘不要脸,我偏不教你!’欧阳锋连声怪笑,低声道:‘我瞧你教是不教。’只听得黄蓉惊呼一声:‘ 啊哟’,接着嗤的一声响,似是衣衫破裂。
你看,狗急了都会跳墙,何况是更会蹦跶的“毒蛤蟆”,此时欧阳锋就原形毕露,且不知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相处的半年里还发生过多少次,这一次是因为郭靖刚好就在洞外,所以黄蓉才幸免于难,他不在身边时,蓉儿还遭了多少罪?
当然,倒不是说欧阳锋真的如甄志丙欺辱小龙女那样做出了什么不轨之事,毕竟他只是个武痴,他做出那些粗鄙之举也仅仅只是为了从黄蓉口中套出《九阴真经》来,但即便只是撕破衣衫,对于一位女子而言,传扬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一件事,对于黄蓉而言,她的清誉自然算是被毁了。
如此恶人,金庸为何不大方赐他一死,反倒是略显墨迹的让他先沦为疯子,再与洪七公那大侠一同在欢声笑语中死去?这未免太便宜他了。
三、金庸武侠,“侠”大于“武”
其实之所以会有读者认为欧阳锋的结局不解气,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看法过于肤浅。
我们只觉得武侠故事的主题是“邪不胜正”,是“大侠惩奸除恶”,所以无论反派魔头被塑造得多可恶,他的结局都注定是悲剧,甚至有时候作者将反派设定得格外可恶,为的就是让这个角色倒下的那一刻更让人解气。
但金庸不是这么认为的,他的故事重在宣扬侠义精神,比如他说过,他的故事在于“侠”,而非“武”,而侠义精神中,有一种情况即是“宽恕”。
而金庸在《神雕侠侣》中也借郭靖和黄蓉的对话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侠义:“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金庸想写的,从来就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武林纷争,有人说他的故事有种史诗感,就是因为他在故事中强调的都是家国大义,若一定要让每个恶人都死在大侠手中,那情节设定未免就过于刻意了。
毋庸置疑,这样的设定在更显自然的同时,也符合金庸一贯想传达的信息,或许这即是金庸故事的独到之处。

原创难怪小龙女丢了贞洁,仍不愿杀尹志平,你看金庸在晚年说了什么?
不可否认,金庸的《神雕侠侣》非常成功,时至今日,《神雕侠侣》仍不断被翻拍,就连导演徐克也拿到了版权,最新版的《神雕侠侣》在如火如荼地拍摄之中。
《神雕侠侣》为何经久不衰?笔者认为,除了剧情被金庸架构得跌宕起伏之外,他笔下的杨过、小龙女跃然纸上,给读者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不过话说回来,冰清玉洁的小龙女也有受辱的黑暗时刻,她在终南山的草地上被尹志平夺走了贞洁,让无数读者至今仍是耿耿于怀。
可奇怪的是,丢了贞洁的小龙女为何不愿对尹志平痛下杀手?
或许为了创新,或许为了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金庸先是对小龙女那貌若天仙的容貌一阵吹捧,随后又借着道士尹志平辣手摧花,让小龙女痛失守宫砂。
更让读者们扼腕叹息、仰天长啸的是,尹志平好事得手之后拂袖而去,却让练功回来的杨过成了替罪羔羊。因为误会,杨过还和小龙女频频产生误会,开启了聚少离多的孽缘模式。
常言道:纸终究包不住火。小龙女无意听到了尹志平和赵志敬的对话,继而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小龙女听着这些话,一颗心慢慢沉了下去,脑中便似轰轰乱响:“难道真的是他,不是我心爱的过儿?不,不会的,决不会,他说谎,一定是过儿。”
即使小龙女起初不敢相信,可随着尹志平和赵志敬的对话越加露骨,小龙女也只得接受了事实。不过问题也跟着接踵而来,小龙女在得知尹志平的所作所为之后,为何却不愿出手将其一剑刺死?
小龙女目发异光,心中凄苦到了极处,悲愤到了极处,只觉便是杀一千个、杀一万个人,自己也已不是清白的姑娘,永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深爱杨过,见长剑递来,却不伸手去接,只茫然向尹赵二人望了一眼,实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尹志平犯下滔天罪行之后也深感自责,眼见小龙女听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尹志平不但没有矢口否认,反而递出长剑让小龙女将自己刺死。
然而小龙女没有第一时间惩罚尹志平,还骑着马远远地跟着他,一直上了终南山的全真教。
此后的剧情峰回路转,杨过手持玄铁重剑先后击败了蒙古三杰、金轮法王和全真七子,在重阳宫里大放异彩。
此时的杨过神功初成,已是几近天下第一,可小龙女却望着倒在血泊之中的尹志平,耐人寻味地对杨过说了这么一句话: “过儿,我的清白已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和你长相厮守。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
该如何解读小龙女的怪异举动?要知道的是,尹志平虽然替小龙女挡住了致命一击,但终究无法洗去他趁人之危、夺人贞洁的罪行。可小龙女到头来反而央求杨过别再为难尹志平,难道真如一些读者所说的那般,小龙女因为初尝了男女之情,爱上了尹志平不成?
身为作者的金庸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在2006年改动了《神雕侠侣》,这就是鲜为人知的新修版系列。在新修版《神雕侠侣》中,金庸特地为小龙女增添了不少心理活动,从而让读者能够窥见小龙女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在小龙女痛失守宫砂的那一夜里,金庸在三联版的原著里对小龙女被辱情节一笔带过。而在新修版的《神雕侠侣》,金庸却奇怪地加了这么一句话。
原文写道,小龙女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 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这么一句话。金庸为何要增添这一句话?
其实,我们都误解了金庸的原意,小龙女对尹志平的情感非常微妙、非常特殊,她在终南山的草地上将尹志平误认为是杨过,这才神魂飘荡、心魂俱醉。
这一句话虽然寥寥几字,但却将小龙女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的认可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后来小龙女才发现尹志平的所作所为,得知真相后,小龙女历经了愤怒、失望和不甘,但尹志平毕竟是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还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自己挡住了致命一击,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之下,小龙女央求杨过别杀尹志平就变得情有可原了。
不得不佩服金庸的妙笔生花,他铺设的一些剧情看似荒诞不经,但读者们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之后回头再看,才能将金庸的言外之意读得更加透彻。
原创尹志平毁人清白,小龙女为何连续两次放过他?金庸在晚年道出答案
《神雕侠侣》这一部武侠巨作,对于80后、90后来说并不陌生。就算到了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各大导演们依旧争先恐后地拿到了《神雕侠侣》的版权,将这一部武侠小说翻拍成电影、电视剧。
好比著名导演徐克就拿到了《神雕侠侣》的拍摄版权,最新版的《神雕侠侣》正如火如荼地拍摄之中。
是什么让《神雕侠侣》如此经久不衰?你还别说,早在2002年某个网络平台就有过一个投票活动,《神雕侠侣》荣获最多的票数,成为网友们心目中最具有知名度的一部金庸武侠小说。
笔者认为,《神雕侠侣》之所以广为人知,除了金庸刻画的杨过、小龙女跃然纸上外,杨过和小龙女那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样让读者们记忆犹新。
好比在金庸的刻意塑造之下,古墓派的小龙女冰清玉洁,好似一个身穿白衣的仙女。可这么一位不容亵渎的仙女,却在终南山的草地上被全真教的尹志平毁掉了清白,让我们看得义愤填膺。
更让读者们难以理解的还在后面,趁虚而入的尹志平罪大恶极,理应被碎尸万段,可小龙女却接连两次放过了他。
不得不佩服金庸刻画人物的功底,在他呕心沥血地勾勒之下,古墓派的小龙女有一种清冷之美,这种清冷之美和黄蓉的热情洋溢截然相反。
原来小龙女自幼修持《玉女心经》,做到了少思少欲、少怒少笑。加之小龙女之前从未走出古墓,来到尘世中的她更显得超凡脱俗,让人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
这么一位好似不食人间五谷的绝色女子,却在终南山的草地上被欧阳锋点中了穴位无法动弹,任由尹志平胡作非为了一番……
至今依旧很难理解,金庸当初为何要架构这么一段让人愤懑不已的剧情?就算历经三联版、新修版的改动,小龙女被毁清白的桥段依旧屹立不倒,足以可见金庸铁了心就要这么写。
于是乎,小龙女就成了金庸笔下唯一一个丢失清白之身的女主,这也能解释《神雕侠侣》为何能让读者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大半年后,小龙女路过尹志平的客房,无意之中听到了尹志平和赵志敬的争吵声。此时的小龙女恍然大悟,那一夜和自己缠绵之人并非杨过,而是这个道貌岸然的修真道士!
让人难以理解的一幕发生了,小龙女接连两次饶过了尹志平,这又该如何解读?
尹志平点头道:“是真的!你杀了我吧!”说着倒转长剑,从窗中递了出去。小龙女目发异光,心中凄苦到了极处,悲愤到了极处,只觉便是杀一千个、杀一万个人,自己也已不是清白的姑娘。
一旁的赵志敬见小龙女呆若木鸡,当即拉了尹志平就跑,临走时说的那一句“她舍不得杀你呢”更是让读者们心如刀割。
事实上小龙女的确眼睁睁地看着尹志平溜之大吉,还一路跟着尹志平一直上了终南山。
小龙女上了终南山没多久,就和金轮法王、蒙古三杰大打出手。此时的小龙女虽练成了左右互搏之术,就连金轮法王也接不住小龙女的30招。
然而小龙女毕竟以寡敌众,加之涉世未深,没有料到身为蒙古国师的金轮法王竟会出手偷袭。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尹志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金轮法王的致命一击。
随后,手持玄铁重剑的杨过杀到,他的剑法威力惊人、无坚不摧,金轮法王、蒙古三杰、全真七子尽数败在了杨过的重剑之下。
眼见杨过神功大成,小龙女欢喜不已,然而她却依偎在杨过的怀中说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来:“ 过儿,我的清白己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和你长相厮守。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
小龙女的这几句话说得很清楚了,她不但央求杨过别为难尹道长,还说自己纵然伤愈,也不能和杨过长相厮守。
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我们一个个还是懵懂的少年,压根就无法理解小龙女这一系列谜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神雕开篇的小龙女并不是这样,而是有仇必报。好比孙婆婆被郝大通失手打死后,小龙女手持金铃索杀进了重阳宫,还逼得郝大通挥剑自刎。
要不是丘处机及时赶到,郝大通早就身首异处。
可如今的小龙女不但接连两次饶过了毁掉自己清白之身的尹志平,还说无法和杨过结为夫妻,小龙女到底在想什么?莫非她真的爱上了尹志平不成?
这也难怪《神雕侠侣》只看了一半,就有很多读者直接弃书不读,只因他们无法接受小龙女清白被毁、又饶了尹志平的剧情走向。
其实,金庸的这一部《神雕侠侣》初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细品之下再环顾四周,是不是发现“小龙女”和“尹志平”大有人在?
有趣的是,身为作者的金庸也意识到“小龙女爱上尹志平”很难服众,在2006年发行的新修版《神雕侠侣》中,金庸特地增添了几段话,算是道出了小龙女的心声。
此时的金庸已是晚年,他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改动原著?无非是金庸觉得有必要修改。原著里是这么修改的—— 小龙女惊骇无已,欲待张口而呼,苦于口舌难动,但觉那人以口相就,亲吻自己脸颊。她初时只道是欧阳锋忽施强暴,但与那人面庞相触之际,却觉他脸上光滑,决非欧阳锋的满脸虬髯。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以上片段是金庸在晚年特地增添的,这一句“ 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写得非常好,不仅画龙点睛,还将小龙女的内心世界展现得一览无遗。
原来小龙女将尹志平误认为是杨过,由于她对杨过早就情愫暗生,这才任由“杨过”上下其手,还盼“杨过”快点和自己化身为一。
在这种“幻境”之下,小龙女将之前修炼的《玉女心经》抛到了九霄云外,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才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只是小龙女回过头来才赫然发现,和自己合而为一的不是杨过,却是那位修真多年的道士尹志平。饶是如此,尹志平已是小龙女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带给了小龙女销魂蚀骨、前所未有的感受。
如此一来,小龙女为何接连两次饶过尹志平,还央求杨过不要杀他都能解释得通了。只是初读《神雕侠侣》的我们尚且年少,又如何能读懂金庸的言外之意呢?
相关资讯
郭襄至死也想不通,杨过为何不要她,周芷若被毁清白后才说出原因
金庸的故事就像一壶老酒,越陈越香,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依旧觉得荡气回肠,尤其是他格外擅长写“遗憾”,以至于书中的某些桥段成了读者的心中的意难平。比如《神雕侠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