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水肥一体化成农业转型新引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1-01-20 15:18 【字体:
祁阳县白水镇到福桥村天子龙蔬菜合作社引进水肥一体化项目,利用农业种植新技术、新设备,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节本、提质、增效,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白水镇到福桥村的胡萝卜基地里,数十名农户正在田间里忙着对胡萝卜进行收割、装袋。村民刘花香,在基地里种胡萝卜已有十年了,每月都有固定收入2000多元,今年基地引进了水肥一体化项目,灌水施肥都是机械自动化,虽然农活比以前少了不少,但收入和以前一样。如今刘花香感叹种胡萝卜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白水镇到福桥村村民刘花香:现在种萝卜越来越科学了,以前放水做事都要人(做),现在全部用机械了,用滴管滴了,科学越来越发达了,现在种萝卜越来越轻松了。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新兴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肥料与灌溉水的配比,然后将混合液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以滴灌的方式输送给作物,根据作物量身定制,精准灌溉和施肥,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省时省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虫害发生,让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保持在需水的最佳状态,提高作物的品质。在机房,技术员王爱丽正在忙着给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做维护,每次使用前,王爱丽总要细心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确保灌溉系统能够精准灌溉到位。
技术员王爱丽:如果出现故障的话,不能正常运行,就会达不到产品预期的效果,水肥的纯度达不到的话,产品质量就不会那么好。
2020年7月份,天子龙蔬菜合作社投入资金330多万元,建成水肥一体化项目、互联网监控、节水灌溉管网等项目,建成后每亩每年能节约各项成本500多元,基地每年节约各项成本35—40万元。同时天子龙蔬菜合作社协同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调优结构减量,让农业生产向精准化、生态化转型升级。
天子龙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李德纯:第一点,我们要加大力度,对当地老百姓和民工进行技术培训,第二点,我们要在外引进比较先进现代的管理办法,使我们合作社继续增产增收,第三个我们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合作社继续在祁阳扩大蔬菜种植规模。

精准灌溉提升农田灌溉效率武义让“活水”润泽良田
农耕生产,水利先行。眼下正是农业用水的关键期,武义县充分发挥提水工程精准灌溉作用,合理调配水资源,提升农田灌溉效率,让“活水”润泽良田。
“只需按绿色的启动按钮,电灌就启动,武义江的河水就顺着管道流进农田了。”日前,桐琴镇金湖村种粮大户朱伟洪来到位于武义江提水工程的电灌泵房内,在县水务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启了电灌开关。2分钟后,清澈的武义江水化作水柱从各个出水栓中喷涌而出,随后沿着水渠流进农田。
“真是太方便了,这下我这片农田农业生产用水紧缺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种粮食了。”朱伟洪是金湖村的种粮大户。据他回忆,2022年,泉溪、桐琴两个乡镇部分农田无水灌溉,自己流转承包种植的1000多亩水稻田因旱情导致粮食减产,损失较大。
记者了解到,桐琴镇金湖村位于清溪口水库灌区末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水尾巴”,历年来都是最难放水灌溉的区域。过去,灌溉水源到该村农田需要花费7—9个小时,其间还会存在大量损耗及与上游农田争抢水源的现象。
针对旱情暴露出的农业用水需求短板,2023年,武义县在泉溪、桐琴区域内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清溪、芦北溪抗旱应急工程。在清溪河道实施铺设PE管道,代替原有的河道、沟渠输水灌溉方式,仅需一小时便可通过新增设PE管道到达金湖村片农田,实现了农业用水双保障和精准灌溉,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抗旱思路另开辟了新的水源,在武义江新建了取水池、电灌站,通过PE管道将武义江的水提水4.6公里到清溪、芦北溪上游农田用于灌溉。清溪口水库水源紧张时,使用电灌紧急提水灌溉。眼下正值油菜收割季节且农户进行早稻种植,急需用水,目前清溪电灌已经投入了试运行。”武义县水务局工管科负责人胡卫星介绍。
据了解,当前桐琴、泉溪应急抗旱管道铺设均已完成,芦北溪电灌也将进行试运行,类似的提水工程正在全县多点铺开建设。同样位于“水尾巴”地段,源口水库南干渠末端的武义县大田乡宏阁村的灌溉提水工程已于近日获得水务部门批复,总投资96万元,即日开工并预计在7月投入使用。“提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解决大田乡3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打通农村灌溉‘最后一公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当好工程的宣传者、监督者,时刻跟进项目施工进度,并积极为工程优化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大田乡种粮大户尤志福表示。
民乐县人民政府网
民乐县水务局:高校赋能农业节水 科研助力智慧灌溉精准控水
近日,在民乐县南丰镇杨圈村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试点上,一群手持便携式测量设备的大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驻民乐县洪水河灌溉试验站的聊城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民乐县水务局的协调
学生们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详细调查了预选地块配套的沟渠、管网等灌溉设施的分 嘴口水库查看了供水水源历年水文资料和供水保障情况,为试验研究工作做好水文、气 储备。精心选定试验田后,学生们在试验地块的不同深度、不同位置进行网格化布点测量,详细记录不同土层的含水量变化,建立土壤墒情观测台账,为后续精准灌溉试验和节水效果评估做
此次试验田选点是高校智力资源精准下沉,为区域农业节水增效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创新实践,为民乐县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精准赋能,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相关资讯
中国水利报:看打磨岗灌区如何“打磨”水效河南省水利厅
中国水利报 2025年1月16日 第5738期 打磨岗灌区工作人员操作智能给水终端 陈思杰 摄 岁末年初,记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只见固定式、半固定式喷灌设备成方阵排列,低压管、微喷管埋设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