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更新时间: 2025-10-06 14:22:54

阅读人数: 657

本文主题: 纪实小说推荐书单

10000册图书、41种文学作品……3月4日,位于东平路9号的“女性文学图书馆”面向公众开启。上午十一点开门之前,这里就引来热情的读者在门口排队。

从这一天到3月10日,为庆祝国际妇女节,上海Aesop伊索东平路店撤走了店内货架上的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由女性创作或与女性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每位读者都可免费领取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活动宣传册。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罗昕拍摄。

走进店内,琳琅满目的书籍扑面而来。林白的《北流》、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故事集》、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的《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巴黎评论》编辑部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等等,41种文学书分为“国内小说”“海外小说”“传记”“诗歌、随笔”“社科人文”“纪实、访谈”几大类,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读者。目光所及,十位读者里大约也有一至两位的男性读者。

“有上野千鹤子呢!”“我想看《秋园》很久了。”“这里有好几本诺奖得主的书。”……在流动的人群中,不少读者与同伴轻声交流着。

书柜上的每一本书都已去掉塑封,任由读者取下、翻阅,不断有店员前来补货。有人拿着手机查起了豆瓣,有人干脆站着读完了十几页,在通往最后登记的长队里,不少人已用书籍取代了手机,也有“纠结的人”一口气拿了好几本,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定了要带回哪一本。

记者领了一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支持上海当地的独立书店,此次店内的10000册图书皆全价购于远方书屋、乐开书店、梯书店以及半层书店,每种书目皆有大约三百本,读者领完即止。为支持作家以及多元女性主题的讨论,新天地店也将在活动期间同时展出部分推荐书目。

而3月5日,三位领读人一一作家于是、张怡微以及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沈奇岚还将在线下读书活动中与读者分享她们的观点与故事,探讨如何从当代女性视觉出发,审视世界和自我。两场主题分别为“成为自己—当女性开始书写”和“有且仅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命运”。

“图书馆是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地方!真高兴大家重新被读书的快乐点燃。”沈奇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特别开心参与了这个项目,“文学意味着,生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得以表达。在女性文学图书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的世界,被看见,被理解。我们在一起。”

第一场: 成为自己——当女性开始书写

3月5日 14:00-14:45

第二场:有且仅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命运

3月5日 16:00-16:45

【“女性文学图书馆”活动书单】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怪诞故事集》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激情耗尽》

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

林德尔·戈登《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

娜塔莎·沃丁《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拟泥nini《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

简·赫斯菲尔德《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露易丝·格丽克《月光的合金:露易丝·格丽克诗集》

上野千鹤子《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孟悦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莫娜·肖莱《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玛丽·比尔德《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

贾晋华《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伦迪·班克罗夫特《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

维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杰弗里·罗森《金斯伯格访谈录》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女孩,女人,其他》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当现实被虚拟,我们需要如实纪录|年度纪实初选书单

当现实被虚拟,我们需要如实纪录|年度纪实初选书单

首届刀锋图书奖年度纪实初选名单来了!

2021年度纪实初选名单,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和18位推委共同评选,共有20本年度纪实好书(按书名拼音排序)。

就在这几天,钱学森写于三十年前的信件被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钱学森把“虚拟现实”的英文Virtual Reality翻译成了“灵境”,并且关注到了现在流行的“元宇宙”相关的基础研究。

“元宇宙”可以看作“虚拟现实”的加强版,而“灵境”这个翻译巧妙地描绘了人们想要的未来。

但现实与这个梦想,似乎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在疫情的影响下,附近的生活在隐匿,互联网生活进一步扩张,缓慢的文字阅读与悠闲的线下购物,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如果这就是“灵境”,我们似乎牺牲了太多东西。

电影《黑客帝国》最震撼的一幕,是主角Neo在“养殖场”中苏醒,强忍疼痛,拔掉连接自己身上的各种管子的那个场景。

他为何会苏醒?因为他吞下了那颗代表着迎接现实的“红色药丸”,而非让他永远沉浸在幻象中的“蓝色药丸”。

真实具有刀锋般的力量,但寻找真实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更大的屏幕、更高清绚丽的画质、更完美的音质、更抓人的视频、更撩拨的音乐、更夸张的直播卖货文案、更令人情绪翻涌的新闻……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让“真实”的面貌越来越模糊。

如何才能不被“虚拟现实”迷惑?这些书或许就是答案——让人直面真实的“红色药丸”。

在这些书里,你能够看见时代在个体身上留下的印记,进入许许多多并不完美的人生,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历史,体会那些人的失望和希望。

12月17日,我们将在成都方所书店揭晓 2021刀锋图书奖最终获奖榜单

当现实被虚拟,我们需要如实纪录|年度纪实初选书单

当现实被虚拟,我们需要如实纪录|年度纪实初选书单

首届刀锋图书奖年度纪实初选名单来了!

2021年度纪实初选名单,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和18位推委共同评选,共有20本年度纪实好书(按书名拼音排序)。

就在这几天,钱学森写于三十年前的信件被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钱学森把“虚拟现实”的英文Virtual Reality翻译成了“灵境”,并且关注到了现在流行的“元宇宙”相关的基础研究。

“元宇宙”可以看作“虚拟现实”的加强版,而“灵境”这个翻译巧妙地描绘了人们想要的未来。

但现实与这个梦想,似乎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在疫情的影响下,附近的生活在隐匿,互联网生活进一步扩张,缓慢的文字阅读与悠闲的线下购物,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如果这就是“灵境”,我们似乎牺牲了太多东西。

电影《黑客帝国》最震撼的一幕,是主角Neo在“养殖场”中苏醒,强忍疼痛,拔掉连接自己身上的各种管子的那个场景。

他为何会苏醒?因为他吞下了那颗代表着迎接现实的“红色药丸”,而非让他永远沉浸在幻象中的“蓝色药丸”。

真实具有刀锋般的力量,但寻找真实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更大的屏幕、更高清绚丽的画质、更完美的音质、更抓人的视频、更撩拨的音乐、更夸张的直播卖货文案、更令人情绪翻涌的新闻……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让“真实”的面貌越来越模糊。

如何才能不被“虚拟现实”迷惑?这些书或许就是答案——让人直面真实的“红色药丸”。

在这些书里,你能够看见时代在个体身上留下的印记,进入许许多多并不完美的人生,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历史,体会那些人的失望和希望。

12月17日,我们将在成都方所书店揭晓 2021刀锋图书奖最终获奖榜单

标签: 红色药丸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