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体育“饭圈化”须精准出杆,还体育纯粹精神
中国职业台球选手潘晓婷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透露,她期望能将个人事业、日常生活与竞技比赛区分开来,不希望频繁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她指出,某些极端粉丝的举止已对她个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至于她认为这些个体已不能被称为粉丝。网络上,有声音强烈谴责此类行为,认为这些过激者实则侵犯了她的权益。
被誉为“九球天后”的潘晓婷,因其卓越的球技和出众的外貌备受球迷喜爱。这种正面的关注原本有助于推动台球运动的发展,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然而,一些人的行为超出了合理的界限,他们过分关注潘晓婷的私人情感生活,而非聚焦于台球比赛本身。有的粉丝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如闯入她的俱乐部、实施跟踪骚扰、破坏财物,乃至盗取奖杯以求见面,这些行为显然触及了法律的底线。
近年来,体育领域内的“饭圈化”现象日益严峻,无论是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大众项目,还是台球、滑雪等小众运动,均未能幸免。在少数非理性粉丝之外,不乏利用运动员的知名度进行炒作以谋取私利者。包括潘晓婷在内的多位运动员,已多次公开表达了对体育“饭圈化”不良趋势的不满。
热爱运动员本无可厚非,但表达这份喜爱时应保持适度,不应侵犯其个人生活。侵犯隐私、扰乱公共秩序,乃至触犯法律,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运动员的权益,也违背了体育竞技的本质。它们破坏了运动员的比赛与生活平衡,也玷污了体育运动的纯洁性。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于5月15日明确表示,将全面抵制“饭圈文化”对体育界的不良影响,确保体育赛事的组织、服务与监管过程中,坚决排除此类文化的侵蚀。同时,呼吁网络平台加强管理,清除不良内容,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体育精神与饭圈文化的本质相悖,后者对体育赛事的纯洁性构成了威胁。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维护一个能让运动员专心备赛、无忧参赛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坚决遏制畸形的饭圈现象,确保运动员能够心无旁骛地为国争光。

让体育回归纯粹,远离畸形“饭圈”阴霾
在激情燃烧的奥运赛场上,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每一次冲刺都凝聚着对梦想的执着。然而,在这片本应充满正能量与激情的土地上,畸形“饭圈文化”的阴影却悄然蔓延,不仅侵蚀了体育的纯粹性,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饭圈”本应是粉丝群体基于共同爱好而聚集的温馨小天地,但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部分“饭圈”文化逐渐走向极端,表现为盲目崇拜、恶意攻击、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当这种风气渗透到体育领域,便出现了看台上不文明的举止、社交媒体上的对立谩骂,甚至干扰比赛正常进行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体育精神,也损害了运动员的尊严与权益,更在无形中向青少年传递了错误的价值导向。
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其核心在于公平竞争与相互尊重。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挑战自我,展现的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观众与粉丝的支持与鼓励,应当是这份精神的催化剂,而非成为破坏赛场秩序的负面力量。因此,我们呼吁所有体育爱好者,无论身处何方,都应秉持理性、文明的态度,共同维护体育的纯洁与尊严。
要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首先,媒体和社交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及时清理违规信息,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其次,教育机构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让他们学会理性追星,尊重他人。同时,运动员和体育组织也应积极发声,倡导文明观赛,传递正能量,共同维护体育的良好形象。
体育,是连接人心、传递正能量的桥梁。让我们携手努力,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让体育回归其应有的纯粹与美好。在未来的赛场上,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更是文明与尊重的光辉绽放。让每一次欢呼都充满真诚与敬意,让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梦想与坚持的力量。
李晓霞代表:赛场不是“饭圈”战场,让竞技体育回归纯粹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近年来,体育领域“饭圈”乱象愈演愈烈。“运动员的精力应聚焦于训练和比赛,‘饭圈’的干扰会让团队不堪重负。我们支持粉丝的热情,感谢粉丝的厚爱,但‘为爱发电’必须尊重体育精神、守住法律底线。”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晓霞接受采访时表示,整治体育“饭圈”乱象需多方协同,检察机关要协同各方力量,推动共筑清朗体育生态。
记者注意到,运动员常因自带流量而处于争议漩涡,不仅自己,连教练员乃至家属也遭到网络暴力与谣言攻击,甚至从线上谩骂演变成线下侵扰。部分粉丝围堵机场、训练基地,甚至闯入运动员老家,严重侵犯他人隐私。而在流量的驱动下,部分资本和平台通过煽动对立、制造话题攫取流量,形成黑灰产业链。
作为集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大满贯于一身的乒乓球运动员,李晓霞代表于2023年3月受聘为辽宁省公益诉讼检察宣传形象大使,并成为辽宁省检察机关首批“益心为公”志愿者。在她看来,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充分发挥职能,整治“饭圈”乱象,推动净化体育生态:
一是针对粉丝群体对运动员、教练员或裁判员的侮辱诽谤、人肉搜索、隐私泄露等行为,涉嫌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的,检察机关可依法提起公诉,形成震慑;
二是针对刷票控评、虚假流量、倒卖运动员隐私信息等灰色产业链,要加强对侵犯个人信息、网络水军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
三是推动跨部门综合治理,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作用,通过检察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社交媒体、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等履行主体责任。
李晓霞代表还表示,针对利用AI技术伪造运动员形象、传播虚假赛事信息等新乱象,要推动出台司法解释或修订相关法律,填补监管空白;针对青少年盲目追星、非理性消费等问题,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效实施,严查诱导未成年人高额消费的违法行为。
“只有斩断利益链、净化网络空间,运动员才能在赛场上心无旁骛,观众才能享受到纯粹的体育魅力。”李晓霞代表说。
相关资讯
阿根廷夺冠难掩整体落后现状南美足球需找回纯粹
卡塔尔世界杯大幕落下,阿根廷队时隔36年再次捧杯,延续了“亚洲国家举办世界杯南美洲球队夺冠”的“定律”。不过,4支晋级本届世界杯决赛圈的南美洲球队中只有两支小组出线、只有阿根廷......
上篇:青报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