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八极拳精华功法练法详解
· 练法:每日晨起空腹练习,分八式循环3-5遍
②降龙(马步下蹲,双臂如抱山)
④劈山掌(掌缘发力,劈如刀斧)
⑤探马掌(进步探掌,力达指尖)
⑧鹤步推(提膝推掌,虚实分明)
· 要诀:每式配合擤气发声,动作与呼吸同步(发力时短促吐气)
①起式三点头(头/手/脚三节贯串)
②跪膝双顶肘(膝不过脚尖,肘尖如枪)
③转身单鞭式(拧腰转胯如绞绳)
· 呼吸配合:定式时闭气蓄力,发力时'哼哈'吐气
· 常见错误:膝盖过脚尖(易伤半月板)、耸肩(气浮上焦)
· 进阶:持5kg石锁练第三趟倒拽九牛
· 药洗配方:地骨皮30g+红花15g煎汤,练后浸泡
①豆袋拍打(绿豆→黑豆→钢珠,每日300击)
②药袋按摩(练后揉掌10分钟)
· 警告:三年内禁冷水洗手,破皮立即停练
· 马步桩:双足开两肩半,膝盖微扣
· 呼吸法:逆腹式呼吸(吸气收腹,呼气鼓腹)
· 检验标准:站桩30分钟,裤腿无晃动
②保持推力同时后坐胯(形成前后对拔)
①双人顶肘互靠(体会胯与肩的传导)
②重点:接触瞬间抖胯(如牛摆尾)
①跺脚闯步(步距1.5倍肩宽)
②靠击沙袋(沙袋重80kg为佳)
· 实战要点:得手后立即进半步封腿
▶ 晨:小架3遍+易筋经1趟(90分钟)
▶ 晚:马步桩30分钟+铁砂掌200击
▶ 单掌开砖(红砖立放,掌缘断之)
▶ 靠动200kg沙袋(位移超30cm)
▶ 透木板:3cm松木板悬空击穿
▶ 听劲训练:蒙眼化解多人围攻
▶ 八极对接无预判反应(纯本能应对)
▶ 六合大枪点落飞蝇(枪尖不染血)

想让太极拳内气饱满?这篇干货让你告别“太极操”,真正入门!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人打太极十年,动作行云流水却总像 “花架子”,推手中一触即倒?有人练拳后身体僵硬,反而腰酸背痛?核心原因只有一个 —— 没摸到 “内气” 的门槛。太极拳的精髓从来不是 “比划动作”,而是通过系统训练激活身体的 “能量系统”。今天就来聊聊,如何从 “太极舞” 进阶到 “内气鼓荡” 的真功夫。
内气本质是身体筋膜、神经、血液循环的协同效应。
一、打破玄学:内气到底是什么?
别被 “气沉丹田”“周天运行” 唬住, 内气本质是身体筋膜、神经、血液循环的协同效应。
中医讲 “气是血之帅”,内气是元气(先天肾精)+ 宗气(呼吸饮食)的混合能量,沿经络滋养全身。比如练拳时手心发麻、小腹温热,就是气感初现。
现代研究发现,正确练拳时肌筋膜会产生 8-12Hz 的次声波共振,体表电势差比常人高 3 倍,这种生物电传导就是 “内气流动” 的实质。
太极宗师陈发科曾用 “金刚捣碓” 震脚,将200斤冲击力通过内气导入地下,青砖底面震成粉末而表面无损,这就是 “气透筋骨” 的威力。
1. 松到极致:先做 “软面条”,再成 “钢弹簧”
很多人以为 “用力” 才能出劲,结果浑身僵劲,气路堵塞。
站桩时想象肩膀挂着两串钥匙,自然下垂;膝盖像夹着一张纸,微屈不锁死。
打拳时放慢三倍速度,每个动作像在蜂蜜中穿行,感受关节缝隙被 “撑开” 的酸胀感。
2. 腰为核心:丹田是 “发动机”,脊柱是 “传动轴”
太极拳不是 “动手动脚”,而是 “用腰画画”。所有动作先动腰,再带四肢。
双手自然下垂,轻轻转动腰部,若能感觉到肩胛骨、胯骨随之 “联动”,说明找对了发力源。
3. 呼吸搭配合:腹式呼吸激活 “内在气泵”
采用 “逆腹式呼吸”—— 吸气时小腹微收(气贴脊背),呼气时小腹外鼓(气沉丹田),配合动作开合,像拉风箱一样带动内气循环。
站桩时手放腹部,感受 “吸气时肚子向后贴脊柱,呼气时向前推手掌” 的节奏感。
三、三个实操训练:从 “得气” 到 “懂劲”
1. 筑基:无极桩找 “生根感”
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扣;脊椎从尾椎到百会 “节节拔起”,像被一根线轻轻吊起;双臂环抱如抱球,手指自然张开。
初学者从 5 分钟开始,每周增加 1 分钟,目标单次 30 分钟。
口水增多,喉咙清凉(津液自生,中医称 “金津玉液”)。
2. 行气:缠丝功练 “螺旋劲”
右手小指领劲,手臂外旋画弧,想象气从丹田沿手臂内侧流向指尖;
左手拇指催劲,手臂内旋回收,气从指尖沿手臂外侧回归丹田。
动作越慢,螺旋越细,内气越密。初期可对着镜子练,确保肩胯同步转动,避免 “手动腰不动”。
3. 实战:推手悟 “听劲化劲”
双方手腕相触,不用力对抗,而是用皮肤感知对方劲力方向。
对方推来,腰胯微转(如方向盘),将力 “引到脚下”;
我方发力,先松胯沉肩,用腰脊 “甩动” 手臂,像鞭子抽打车梢。
练到 “一搭手就知道对方劲力虚实”,对方用力越大,你越能借势旋转卸力。
四、常见误区:这些坑千万别踩!
太极拳讲究 “慢练养气”,一天练 3 遍稀里糊涂的拳,不如 1 遍全神贯注的 “精雕细琢”。
呼吸不畅则气路阻塞,练完头晕胸闷,说明动作与呼吸脱节,立刻停下调整。
直接练套路不站桩,如同盖楼不打地基。至少用 3 个月夯实桩功、缠丝功,再学拳架。
初期有酸、麻、热是正常反应,但若一味追求 “气走周天”,反而会陷入焦虑。记住: 内气是 “练出来的”,不是 “想出来的”。
五、宗师案例:他们如何练出 “内气如潮”?
每日抖 50 斤石锁 300 次,十年后石锁表面被缠丝劲磨得光滑如镜,推手时 “搭手即飞人”。
晚年练拳 “棉里藏针”,看似动作柔和,实则内劲如钢丝。曾让弟子推其背,弟子用全力却如推泰山,自己反被弹退。
内气不是 “玄学”,而是 “科学的坚持”
结语:内气不是 “玄学”,而是 “科学的坚持”
通过系统训练,将零散的肌肉力量整合成 “筋膜 - 神经 - 呼吸” 协同的整体能量。 它不需要天赋,只需要 “松净、慢匀、恒专”—— 每天 20 分钟,3 个月体感变化,1 年脱胎换骨。
别再做 “太极操表演者”,从今天起,用正确的方法激活身体能量,你会发现:真正的太极拳,是一场 “由内而外” 的生命改造。
本文是明中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前辈、拳友批评指正。希望大家练好太极拳的功法,掌握好太极拳功法的要领,身体越练越健康。
你练拳时遇到过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 “内气修炼” 的奥秘!
#你想达到太极拳内气饱满的佳境吗?#
想缓解身心压力?这里有免费好课等你拼手速报名!
工作生活偶尔感觉压力大,此时找到一种正确健康的解压方式很重要!为了帮助职工们舒缓身心压力,从7月14日开始,区总工会“公益乐学”课堂将邀请专业老师在区工人文化宫开展瑜伽和太极拳课程,课程免费,拼手速先到先得哦~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 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二级裁判员,世界精武B级裁判
工作生活偶尔感觉压力大,此时找到一种正确健康的解压方式很重要!为了帮助职工们舒缓身心压力,从7月14日开始,区总工会“公益乐学”课堂将邀请专业老师在区工人文化宫开展瑜伽和太极拳课程,课程免费,拼手速先到先得哦~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
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二级裁判员,世界精武B级裁判
传统陳氏太极拳陳正雷拳法基础套路-六手四象功
太极收势 (第二金刚捣碓-四方向)
太极拳第一期(10节课,约一次上10次)
•虹口区工人文化宫(飞虹路528号)二楼小剧场
•7月18日开始,每周二中午12:30-13:30
瑜伽第一期(10节课,约一次上10次)
•虹口区工人文化宫(飞虹路528号)四楼
•7月14日开始,每周四中午12:00-13:00
(1)请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填错或不填视为报名无效,报名后请注意查收报名成功短信。
(2)每人限选一个课程,太极拳、瑜伽二选一,不能同时参加。
(3)免费资源请珍惜,课程保证出勤率,无故缺席超过两次的将影响以后活动报名资格。
(4)联系人:李老师 25658953。
7月11日15:00准时开预约
相关资讯
太极缠丝功健身养生的妙法
1.太极缠丝功是按太极为阴阳、动静的原理,用顺逆、虚实、上下、左右、前后缠丝式的螺旋运动,姿式轻松、自然、柔和、舒展。也可作为静功前的辅助功,能帮助放松、入静。 2.缠丝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