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罗氏先祖历代世系表

更新时间: 2025-10-07 13:35:56

阅读人数: 740

本文主题: 罗氏先祖历代世系

第一世: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姓公孙,号有熊氏,少典之子。母符宝氏於祁野感电光绕斗,怀孕二十四月,生帝於轩辕之寿坵,因名轩辕。即今河南新郑县。生出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长居姬水,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以土德王,即神农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黄,故日黄帝。初都有熊国,因号有熊氏。迁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七岁。崩荆山之阳,葬於桥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阳、节、休、清;三妃彤渔氏女,生子三挥、夷皷、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苍林、禺阳;众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细酉。

第二世:昌意:昌意,黄帝次子。降居若水为诸侯。若水即江水,古之江国也,皆在四川之蜀地。娶蜀山氏之女,名昌樸,又曰女枢,生子一乾荒。

第三世:乾荒:乾荒,昌意之子。娶河女淖子,又名女枢,于蜀四川之若水,感瑶光如蜺贯月正白之祥,在幽房之宫,生子一颛顼。

第四世:颛顼:颛顼,高阳氏,乾荒之子。姓姬,生有圣德,首戴干戈,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言颛顼十五岁佐少昊为政,二十岁师事绿图。少昊氏崩,遂即位。自穷桑迁都于帝坵,即河南大明府清县东北七十里。以水德王,而有天下。复国都高阳,称高阳氏,即开封府杞县。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崩。葬东郡濮阳顿坵,即今东昌府城门外广阳里中。娶邹屠氏,生子:骆明、苍舒、贵阝敼、祷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配滕隍氏,生子称、孺帝;庶子二:穷蝉、祷杌。

第五世:称公:称公,亦作伯称,颛顼之子,生子一卷章

第六世:卷章:卷章,字老童,称公之子。娶根水氏女,谓之骄福,生子二重黎(祝融)、吴回(祝融)。

二、开宗始祖祝融公源流(60代)

第1世:祝融 祝融公,讳重黎,卷章公长子,居火正之官,殁封南方火神,有祝融城在山西汾州府,殁葬直隶永平昌黎县,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六子,长曰宸佐,奉公祀,有祭田五亩在直隶。

第2世:宸佐,袭父爵,居有妘,号有妘氏,娶若水氏女,生任。

第3世:任公,为共正,娶伊祈氏女,生正。

第4世:正公,为木正,娶穷桑氏女,生宣朝。

第5世:宣朝,为鸟正,娶曲阜女,生荣居。

第6世:荣居,为鸟正,加御史,巡阅州郡,娶伊祈氏女,生弼后。

第7世: 弼厚,食禄千钟,为上大夫,娶姒氏女,生立德。

第8世: 立德,娶涂山氏女,生振。

第9世: 振公,娶蜀山氏女,生纲。

第10世: 纲公,娶姒氏女,生廷。

第11世: 廷公,娶公山氏女,生升。

第12世: 升公,娶仲氏女,生桂。

第13世: 桂公,仕夏,为中大夫,娶姒氏女,生选。

第14世: 选公,仕夏,为上大夫,娶湛氏女,生孟。

第15世: 孟公,字益元,官共正,娶胤侯氏女,生周。

第16世: 周公,娶奄国女,生思仁。

第17世: 思仁,官谏议大夫,娶羲氏,生信。

第18世: 信公,娶慕容氏,生瑞。

第19世: 瑞公,娶姒氏,生金梧。

第20世: 金梧,官下大夫,娶犬戎氏女,生知足。

第21世: 知足,官下大夫,娶郧氏女,生运。

第22世: 运公,富盖巨都,施牛田乡曲,娶靡白氏女,生大德。

第23世: 大德,娶姚氏,生礼荣。

第24世: 礼荣,娶斟郭氏,生南峰。

第25世:南峰,娶□氏,生兖。

第26世:兖公,娶黎侯氏女,生伦。

第27世:伦公,官上大夫,娶臧氏女,生佐。

第28世:佐公,官上大夫,娶奄侯女,生辅。

第29世:辅公,娶颉氏女,生日盛。

第30世:日盛,娶子氏女,生章。

第31世:章公,仕商,于徐州大光清廉,娶吕氏,生明。

第32世: 明公,娶胤侯氏女,生忠。

第33世: 忠公,娶伊祈氏女,生和。

第34世: 和公,官上大夫,娶靡白氏女,生志。

第35世: 志公,官工正,娶姒氏,生元。

第36世: 元公,官上大夫,娶犬戎女,生镇。

第37世: 镇公,官宗伯,娶子氏,生常。

第38世: 常公,官谏议大夫,娶西冉氏,生安。

第39世: 安公,娶雍州女,生秉文。

第40世: 秉文,应州托沙哈和番,娶黎侯氏,生城。

第41世: 城公,教子一劳,娶孟氏,生立名。

第42世: 立名,娶冉氏,生纪。

第43世: 纪公,娶陈国女,生万。

第44世: 万公,娶端木氏,生鹏。

第45世: 鹏公,娶吕氏,生冲。

第46世: 冲公,娶邾氏,生凤召。

第47世: 凤召,娶国女,生承。

第48世: 承公,娶薛女,生贯。

第49世: 贯公,娶颜氏,生富。

第50世: 富公,施谷千石,娶姒氏,生恩。

第51世: 恩公,中相去思,河阳蔽芾,娶颛孙女,生权。

第52世: 权公,娶冉氏,生百发。

第53世: 百发,娶姜戎女,生通。

第54世: 通公,娶子氏,生祚。

第55世: 祚公,娶仉氏,生觉。

第56世: 觉公,娶荆佳氏女,生奎。

第57世: 奎公,娶姜氏,生旭。

第58世: 旭公,娶颛孙氏,生炳。

第59世: 炳公,娶奄侯女,生源。

第60世: 源公,仕周,为中谋参将,娶吕氏,生匡正、匡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罗氏先祖历代世系表

罗氏先祖历代世系表

第一世: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姓公孙,号有熊氏,少典之子。母符宝氏於祁野感电光绕斗,怀孕二十四月,生帝於轩辕之寿坵,因名轩辕。即今河南新郑县。生出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长居姬水,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以土德王,即神农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黄,故日黄帝。初都有熊国,因号有熊氏。迁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七岁。崩荆山之阳,葬於桥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阳、节、休、清;三妃彤渔氏女,生子三挥、夷皷、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苍林、禺阳;众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细酉。

第二世:昌意:昌意,黄帝次子。降居若水为诸侯。若水即江水,古之江国也,皆在四川之蜀地。娶蜀山氏之女,名昌樸,又曰女枢,生子一乾荒。

第三世:乾荒:乾荒,昌意之子。娶河女淖子,又名女枢,于蜀四川之若水,感瑶光如蜺贯月正白之祥,在幽房之宫,生子一颛顼。

第四世:颛顼:颛顼,高阳氏,乾荒之子。姓姬,生有圣德,首戴干戈,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言颛顼十五岁佐少昊为政,二十岁师事绿图。少昊氏崩,遂即位。自穷桑迁都于帝坵,即河南大明府清县东北七十里。以水德王,而有天下。复国都高阳,称高阳氏,即开封府杞县。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崩。葬东郡濮阳顿坵,即今东昌府城门外广阳里中。娶邹屠氏,生子:骆明、苍舒、贵阝敼、祷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配滕隍氏,生子称、孺帝;庶子二:穷蝉、祷杌。

第五世:称公:称公,亦作伯称,颛顼之子,生子一卷章

第六世:卷章:卷章,字老童,称公之子。娶根水氏女,谓之骄福,生子二重黎(祝融)、吴回(祝融)。

二、开宗始祖祝融公源流(60代)

第1世:祝融 祝融公,讳重黎,卷章公长子,居火正之官,殁封南方火神,有祝融城在山西汾州府,殁葬直隶永平昌黎县,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六子,长曰宸佐,奉公祀,有祭田五亩在直隶。

第2世:宸佐,袭父爵,居有妘,号有妘氏,娶若水氏女,生任。

第3世:任公,为共正,娶伊祈氏女,生正。

第4世:正公,为木正,娶穷桑氏女,生宣朝。

第5世:宣朝,为鸟正,娶曲阜女,生荣居。

第6世:荣居,为鸟正,加御史,巡阅州郡,娶伊祈氏女,生弼后。

第7世: 弼厚,食禄千钟,为上大夫,娶姒氏女,生立德。

第8世: 立德,娶涂山氏女,生振。

第9世: 振公,娶蜀山氏女,生纲。

第10世: 纲公,娶姒氏女,生廷。

第11世: 廷公,娶公山氏女,生升。

第12世: 升公,娶仲氏女,生桂。

第13世: 桂公,仕夏,为中大夫,娶姒氏女,生选。

第14世: 选公,仕夏,为上大夫,娶湛氏女,生孟。

第15世: 孟公,字益元,官共正,娶胤侯氏女,生周。

第16世: 周公,娶奄国女,生思仁。

第17世: 思仁,官谏议大夫,娶羲氏,生信。

第18世: 信公,娶慕容氏,生瑞。

第19世: 瑞公,娶姒氏,生金梧。

第20世: 金梧,官下大夫,娶犬戎氏女,生知足。

第21世: 知足,官下大夫,娶郧氏女,生运。

第22世: 运公,富盖巨都,施牛田乡曲,娶靡白氏女,生大德。

第23世: 大德,娶姚氏,生礼荣。

第24世: 礼荣,娶斟郭氏,生南峰。

第25世:南峰,娶□氏,生兖。

第26世:兖公,娶黎侯氏女,生伦。

第27世:伦公,官上大夫,娶臧氏女,生佐。

第28世:佐公,官上大夫,娶奄侯女,生辅。

第29世:辅公,娶颉氏女,生日盛。

第30世:日盛,娶子氏女,生章。

第31世:章公,仕商,于徐州大光清廉,娶吕氏,生明。

第32世: 明公,娶胤侯氏女,生忠。

第33世: 忠公,娶伊祈氏女,生和。

第34世: 和公,官上大夫,娶靡白氏女,生志。

第35世: 志公,官工正,娶姒氏,生元。

第36世: 元公,官上大夫,娶犬戎女,生镇。

第37世: 镇公,官宗伯,娶子氏,生常。

第38世: 常公,官谏议大夫,娶西冉氏,生安。

第39世: 安公,娶雍州女,生秉文。

第40世: 秉文,应州托沙哈和番,娶黎侯氏,生城。

第41世: 城公,教子一劳,娶孟氏,生立名。

第42世: 立名,娶冉氏,生纪。

第43世: 纪公,娶陈国女,生万。

第44世: 万公,娶端木氏,生鹏。

第45世: 鹏公,娶吕氏,生冲。

第46世: 冲公,娶邾氏,生凤召。

第47世: 凤召,娶国女,生承。

第48世: 承公,娶薛女,生贯。

第49世: 贯公,娶颜氏,生富。

第50世: 富公,施谷千石,娶姒氏,生恩。

第51世: 恩公,中相去思,河阳蔽芾,娶颛孙女,生权。

第52世: 权公,娶冉氏,生百发。

第53世: 百发,娶姜戎女,生通。

第54世: 通公,娶子氏,生祚。

第55世: 祚公,娶仉氏,生觉。

第56世: 觉公,娶荆佳氏女,生奎。

第57世: 奎公,娶姜氏,生旭。

第58世: 旭公,娶颛孙氏,生炳。

第59世: 炳公,娶奄侯女,生源。

第60世: 源公,仕周,为中谋参将,娶吕氏,生匡正、匡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罗贵团队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1月16日从南雄珠玑巷出发,移民到江门市棠下镇良溪村。经过漫长岁月,这个团队的成员不断开枝散叶,薪火相传,再从良溪扩散到海内外各地。于是,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良溪这个地方是迄今为止惟一发现的簇民南迁的中转站,与前珠玑巷(南雄)相对应,其文化定位应是“后珠玑巷”。笔者试图从一些历史资料中查找依据,作一些说明。 一、罗贵世系的繁衍和分居再迁徙 罗贵世系,指的是以罗贵为族长的世代相承的系统。这是罗贵团队南迁的嫡系部分。他们到达良溪之后,有的随即分居,有的繁衍之后再外居。这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可以找到佐证: 有的迁至东莞。如新会良溪《罗氏族谱》记载:罗贵在良溪所生儿子清之,清之生子翔,始迁东莞英溪。迁东莞后七世孙罗亨居莞城西门,是为“西门罗”之始. 有的迁至番禺,或从番禺再迁至东莞。如《番禺县地名志》记载: “南宋时罗姓居民自新会蓢底迁此建村,故名(即罗边村)。” 《东莞市地名志》记载: “宋末罗姓由番禺罗边村第三房迁此。” 有的迁居中山小榄、顺德大良、三水田螺布。如良溪范湖显学冈《罗氏源流》记载: “轩乃罗贵祖之裔孙财禄祖也,居于南海小榄圩边长延乡东南。妣张氏生四子,长子大周迁小榄圩边白仙乡;次子细周居小榄长延乡大埚村;三子谷周迁居顺德大良;四子米周迁居三水县田螺布村,其子孙奉米周公为始祖。” 有的迁至开平,再迁至鹤山。如《开平乡志》记载: “世传贵翁,绍兴元年,从南雄迁蓢底,即今新会良溪,次子利用分居开平狮子罗村,男女七千多人。”有一支迁至鹤山宅梧荷村。如《鹤山县地名志》记载:“罗氏初居新会良溪,复迁开平大罗村,再分支至此开村。”另一支则迁至双合镇布尚。如《鹤山县地名志》记载: “咸淳二年,罗氏从开平大罗村迁此。” 有的迁至肇庆,后居高明孔堂。如高明《罗氏族谱》记载: “贵祖因宋朝烽火离乱,由南雄珠玑里南迁新会蓢底。太祖兄弟六人同来肇庆,后卜居于高要孔堂,今属高明。” 综上所述,罗贵世系870多年来九子四十七孙及其后裔,以良溪为发源地再向广、肇、惠、韶、潮各郡发展,其人口分布有新会蓢底,台山海晏,开平狮子罗村,鹤山雅瑶、宅梧,番禺罗边村、车陂、康乐、罗冈,中山小榄,高明孔堂,南海罗村、三华、九江、石潭,增城罗山、焦田,东莞茶径、英溪、南沙,顺德陈村、大良,三水田螺布,惠州博罗,潮州大埔、饶平等,有的甚至扩展到广西、海南等地。 二、罗贵团队非罗姓人口的再迁徙 罗贵整个南迁团队有33姓、97户人家,约1千多人。他们同罗贵世系一样,不断繁衍,又因地理环境变化,良溪原濒临大海,后来逐步变为内陆,随着中原先进的技术、文化的引入,生产力不断提高,大量人口再迁徙就成必然之势。 这次南迁的97人(实为97户,以下同) ,其中95人留有真实姓名, 2人未有记録。目前在族谱中找到下落的有罗贵、麦秀、梁弘益、苏汝卿、梁淳化、卢明运、陈世兴、陈世道、谢忠卿等9人。如《小榄梁氏族谱》称: “香山榄都小榄梁族,厥祖宏益(即梁弘益)由南雄珠玑巷迁古冈州,又迁小榄,分二族:一松稳祖族,一毓灵祖族。” 《苏氏族谱》称:“罗贵等九十八名呈请给引南迁,三月十六日起程,四月初三赴南海县立案开籍,其引载有苏汝卿、苏汝相姓名,此前次由珠玑巷南迁也(人数、日期有误) 。” 《陈氏英翁族谱》称: “偕九十七人向南迁 ……而世兴、世道(即陈世兴、陈世道)在良而居上焉。" 这97人中,同姓者不少,除罗姓外,还有黄姓12家,冯姓8家,李姓6家,吴姓、陆姓、周姓、黎姓各5家,陈姓、谭姓、何姓各四家,梁姓、麦姓、高姓、伍姓各3家。其中陈、黄、吴、梁等姓有部分在南迁途中迁徙至鹤山,见于《鹤山县地名志》: “咸淳四年至十年间,以罗贵为首三十八姓九十八人, 自南雄南奔,沿江两岸迁徙。陈、黄、吴、梁等姓,至此开村。” 有麦氏200多人中途移居香山县黄角,见于新会泷水莲边里《麦氏家谱》: “以竹结筏,浮浈水而下,至连州水口,遇风筏散,溺死男女无数,至广属香山县黄角、大良,各投土人草屋安歇 ……麦氏有五弟一妹及同族二百余人,始居黄角。” 在罗贵团队到达良溪之后,陆续迁出良溪的为数最多,有宋氏迁至鹤山雅瑶平冈,见于《鹤山县地名志》: “绍兴初年,江西人宋氏到南雄保昌,旅迁新会松蓢,后迁此定居”。陆氏迁至鹤山雅瑶隔蓢,见于陆汝来《自述世系》: “四世德明宋咸淳四年解元,于元贞元年,率母由古冈迁居窑头新村,后再移居古老都隔蓢乡”。 良溪后人,包括罗贵团队迁居良溪之后世居良溪的后人和迁离良溪后世居外地的后人,他们一代一代地在各地开枝散叶,尽管支流派别各不相同,但其出自皆为南雄始迁良溪之团队。 广东学者洪三泰谓, “从良溪出去居珠江三角洲的各姓子孙,总数达2000多万人,加上港澳台及海外的各姓后裔共有4000多万人。”现在已经发现,一些地方的族谱都分别记载着这些不同姓氏家族的祖先与罗贵南迁事件有一段情缘。 上述族谱都是良溪村之外不同姓氏的族谱,正好说明这些姓氏家族是从南雄珠玑村南迁,再从良溪迁移出去,幷且在异地繁衍发展,因此良溪作为罗贵团队及其后人再向外迁移的“中转站”,应该是可信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良溪人口及其迁至珠江三角洲的人口瓜瓞绵绵,可耕土地明显不足,造成部分人口互相提携,跨出国门,再向外转移。有一个实例可以证明: 1991年1月13日,区如柏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我们是珠玑巷的后人》指出: “据中街七家头的罗奇生、罗致生的创办人罗兆龄、罗兆贵兄弟的后人说,他们的祖籍南雄珠玑巷,后来迁居到新会良溪乡,从他们的祖先罗贵祖开始定居新会,而成为新会人,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三代了。” “他们的先辈在星加坡中街建立了罗致生酱园杂货王国,还在马来西亚从事园丘种植,于是大批罗氏族人从广东移来新马。当中街七家头式微之后,又有许多罗氏族人移民到欧、美、澳等地。”这些海外赤子尽管现在生活状况、思维方式不同,但他们的血缘、人缘、宗缘、地缘是相同的。 根据1986年的统计,良溪村有本土人口1719人,而有港澳同胞1648人,东南亚华人华侨785人,海外人口为本土人口的1.4倍。现在江门五邑本土人口有400万,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人口也近400万,是中国第一侨乡。 (本文载于《炎黄天地》杂志2009年第1期)

标签: 世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