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为宗亲事业做贡献

更新时间: 2025-10-07 13:35:57

阅读人数: 144

本文主题: 罗氏宗族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文/图

宗亲会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沟通、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的团体。大批为宗族事业而热心奔走的族人正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精力、财富。而罗姓委员会、广东省罗氏宗亲总会会长、广东翔信集团董事长罗鹰翔就担负起团结宗亲、承传罗氏文化的使命,为罗氏宗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在广东省惠州市罗氏总会,记者初见罗鹰翔,他笑呵呵地说:“我老家信阳罗山的老乡来了,咱们不要太正式,随意点,怎么舒服怎么来……”本该采访者活跃气氛的词,如今调了个个儿,让记者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

据了解,罗鹰翔是军人出身,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家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响应号召,从机关下海经商,带着兄弟三人创办公司,不辞辛苦,自小做大。在外人眼里,他干起事来,雷厉风行,从不马虎,这也是成就他事业的关键。在采访时,罗鹰翔倾听别人聊天时,脸上总会露出亲切的笑容。

“目前,各省、市、县的罗氏宗亲会相继成立,组织架构完整,执行力强。我们通过‘以会养会’的发展模式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扶持了广东罗氏乃至全国罗氏宗亲文化事业的建设。”罗鹰翔对记者说。

罗鹰翔表示,近年来,就各地宗亲联谊会发展而言,引领罗氏发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发动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我进入宗亲事业时间不长,但是认定了这条路,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罗鹰翔信心坚定。

据悉,罗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在公元前560年,生息于淮水以南,即今罗山县一带,以捕鸟为业,以业封姓,逐步形成罗国,随着历史的演变,罗氏南迁发展壮大于湘赣粤川等地,目前国内约有1500万人,全国排名20位,人才辈出。

“木有本,水有源,人念其祖,理所当然。”罗鹰翔称,罗氏子孙繁衍昌盛,派异源同,虽然居住在世界各地,但是他们始终不会忘记其祖籍罗山。

罗鹰翔认为,海内外罗氏宗亲受罗氏的德行中影响最深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为善、互帮互爱以及遵守孝道等品质。“这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罗鹰翔表示,宗亲事业看来容易,做起来难。求索之路长漫漫,但坚持者终会等到曙光的挥洒。相信罗氏宗亲联谊会在团队引领下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罗氏宗亲事业一定会谱写盛大发展的辉煌新篇。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为宗亲事业做贡献

罗氏家训

追思祖德,宏念宗功,毋忘世泽,创造家风。 遵循孝道,睦族敦宗,济困扶危,意志一同。 团结合作,共存共荣。父慈子孝,言顺语从。 为尊爱幼,为幼敬尊,为兄则友,为弟则恭。 夫妻相敬,和乐相容,治家勤俭,常虑穷通。 处世待人,至诚为重,认清善恶,辨别奸忠。 须识持物,莫贪虚荣,良朋多结,恶友毋逢。 步步踏实,贯彻始终,遇雄不缩,励志前冲。 克苦耐劳,自得成功,至於宗族,或荣或辱。 发展落后,全关教育,百年树人,十年树木。 所谓子孙,诗书宜读,听者共勉,愚者加督。 先求裔贤,后求金玉,莫因贫困,精神退缩。 迈向前途,创造幸福,思念水源,裔孙多诵。 一、奉祖先: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木有根,无根则朽,如水有源,无源不久。尊祖之道,旧章恪守。竖表立碑,修茔复土。祠堂亨祀,趋跄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后。 二、孝父母:羊能跪乳,鸟能反哺。惟人最灵,谁无父母?生我劬劳,提携捧抚。罔极恩深,损躯难补。朝夕温恭,殷勤寒暑。扶养无方,承欢安慰。吲敢拂违,自罹罪罟。 三、睦兄弟:关怀兄弟,同气连接,同气连枝。如手如足,痛养关之。骨肉天性,安忍乖离?弟恭兄友,雁行依依。患难相顾,疾病扶持,毋生隙,雅奏埙□,旨哉圣训,兄弟恰恰。 四、和夫妇:阴阳交和,雨泽斯行。夫妇调和,家道乃成,夫为妻纲,正心修身。妇主中馈,内助殷勤,毋伤反目,毋玷家声。雍雍肃肃,如鼓瑟琴。君子偕老,诗咏睢麟。 五、严闺阃: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嫌疑须避,内外须分。责在家长,约束严明,防微杜渐,寡欲清心。三姑六婆,断绝逢迎,授受不亲。嫌疑须避,内外须分。责在家长,约束严明。防微杜渐,寡欲清心。词严法肃,玉洁冰清。闰门之内,聿著仪型。 六、亲宗族:属在冈宗,谁非骨肉?一本万殊,爪延□续。吉利相庆,凶则相助。婚姻不通,昭穆严肃。分多润寡,悯孤恤独。义学义田,古道敦笃。语亦有之,敬宗收族。 七、敬师长: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先生长者,德业兼资。随行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敢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程门高弟,立雪忘疲。隆师重道,自古如斯。 八、信朋友:同类为朋,同志为友。有无相通,守望相助。然诺勿欺,订交勿苟。白头如新,握手话旧。况在士林,择交某某。直谅多闻,尤宜亲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 九、力耕种:艰难稼穡,无逸陈书。食为民天,敢不念诸?春田秋圃,莫令荒芜。游民失业,非日良图。深耕蝗褥,水旱无虞。毋失其时,仓廪不虚。仰事俯育,其乐何如! 十、勤诵读:学为日益,不学无术。圣人论学,首重时习。春诵夏弦,苦心孤诣。嘉言善状,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着祖鞭,出人头地。道德文章,功建名立。 十一、存忠厚:刻薄成家,理无久享。悖入悖出,毫厘不爽。幸灾乐祸,刀唆冤枉。鬼神难欺,赫赫在上。善恶之报,捷如影响。孰无天良,须加培养。在家存心,阴德无量。 十二、尚勤俭:俭可助廉,勤能补拙。开财之源,非勤莫克。节财之流,惟俭是则。土、农、工、商,各精其业。怠惰奢华,切宜刻责。休待老年,徒伤落魂。克勤克俭,是为美德。 十三、习礼仪:相鼠有齿,相鼠有皮。人而无礼,走肉行尸。廉耻道丧,蠢虫无知。大家子弟,俭点威信。一言一动,中矩中规。束身名数,可法可师。人贵自立,勉之望之。 十四、戒淫恶:勿听淫声,勿视邪色,勿看淫词,勿为妄说。我重闺风,人重名节。恕道存心,淫念自绝。况有鬼神,难容恶薄。淫人妇女,报在妻妾。跳过此关,英雄豪杰。 十五、戒为非:天之生人,各有本分。富贵贫贱,皆由前定。素位而行,事由已尽。勿由庸流,行险侥幸。贪得无厌,终归穷困。端方君子,行不由径。顺时听天,安分守命。 十六、戒赌博:人生世间,为善最乐。正业多端,随事可学。独恨愚顽,甘心赌博。同流合污,此争彼夺。浮念浇风,自斯附祸,富者立贫,贫者益薄。欲正家规,先除此着。 十七、戒酗酒:古人制酒,非以为祸,冠香丧祭,礼用清酌,洗爵尊戽,献酬交错。惟彼贪夫。不知节约。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耗所损精,形骸脱落。戒之戒之,量饮无过。 十八、戒争讼:免讼有道,忍忿息争,一事不忍,贻累终身。纵云理直,听断难凭。易生嫌隙,和气焉存?多藏机械,民行焉兴?倾家荡产,后悔无门。莫学疾汉,惯入公庭。 十九、戒溺女:男女虽别,性命一般。呱呱而泣,胆战心寒。水中一抛,于心何安?乍离母腹,旋入鬼关!生死反掌,天理伤残。故杀子孙,律法能宽,奉劝慈亲,救命血盘。 二十、戒洋烟:世人蠢,误嗜洋烟!枪炮齐整,名声森严。男女混杂,晨错倒颠。倾家荡产,绝嗣戕年。全无利益,自取尤愆。堕其术者,猛着祖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几个关于江西人修家谱的故事

江西自古以来是中国家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由于宗族观念强烈、家族文化深厚,在修家谱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江西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家谱文化的坚韧。

江西吉安是欧阳氏家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传,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南迁至江西后,因战乱和迁徙失去了部分祖先的世系记录。 :明代时期,欧阳家族的后人为了重修家谱,不仅走访了吉安的祖地,还深入湖南、广东等地,寻找族人和失传的支系世系。族中有一位老者不辞辛劳,沿着赣江走访了几十个村庄,最终搜集到了完整的支系信息。 :家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因不知先祖的迁徙路径,多次梦见先祖指引他“向南访”,最终找到了族谱的失落部分。 修好的《欧阳家谱》成为明代著名的家谱典范,并在后代屡次被续修,完整地记录了欧阳修及其后裔的迁徙和分布情况。

万安县的罗氏家族在明清时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为了记录家族的荣耀和传承,家族决定在清康熙年间重修族谱。 :罗氏族谱的修订经历了九代人的共同努力,每一代族长都负责补充更新上一代未完成的部分。族中曾有一位学者,为了校对祖先的世系,夜以继日地查阅地方志和其他家谱,甚至耗尽了个人积蓄。 :罗氏家训中明确指出:“谱不修则后人忘祖,九世不遗,以成忠孝之家风。”这句话成为家族修谱的动力。 《罗氏家谱》不仅详尽记载了家族的历史,还成为清代江西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

永修县吴氏家族是南迁江西的重要一支。清末时,家族族谱因战乱而散失,家族成员感到非常遗憾。 : 一位族人吴某在外地做生意时,偶然听到一个老者谈起自己家乡有一本“古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吴氏先祖的信息。吴某深感震惊,决定前往探查。在数次拜访之后,他确认这是家族失传的族谱副本。 - 吴某用重金将族谱赎回,并带回家族所在村庄。为了补充这段时间的家族记录,他走访了十多个支系,最终重新完成了家谱的修订。 这本《吴氏家谱》后被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吴姓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江西宁都是著名的客家聚居地,家谱文化浓厚。在清代,有百余个村落的宗族联合起来,共同修订一本涵盖多个支系的《宁都家谱》。 : 在修谱过程中,各村的代表定期聚会,汇总每个支系的资料。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自愿担任抄录工作。他用三年时间将所有支系资料整理成册,并对其中重复或矛盾的内容逐一核对。 - 修谱过程中,村落之间还通过比对墓碑、宗祠匾额上的记载,验证谱系的真实性。 这本家谱不仅成为宁都地区的重要文献,也促进了各村之间的团结和交流。

江西金溪董氏是从中原迁入的望族之一,家族有成员移居海外。明清时期,由于族人迁徙,部分分支的记录出现中断。 20世纪初期,董氏家族在修谱时,通过族人的回忆得知,一些远在东南亚的后裔仍保留着祖先的姓氏和部分谱系记录。家族成员派遣代表赴海外寻访,最终找到了失联百年的支系。 - 海外族人十分感动,为了支持族谱修订,捐赠了资金和资料,并多次返回金溪老家,参加族谱的续修工作。 修订完成的《董氏家谱》成为跨国家谱修订的典范,董氏家族也因这一过程加深了海内外族人的联系。

抚州曾氏家族是曾子后裔,修谱传统历史悠久。在清代某次修谱时,家族的一位女性因丈夫去世而独自承担起整理家谱的任务。 : 这位女性不仅精通家族历史,还亲自组织族人校对世系,并撰写家训内容。在家族大会上,她的提议得到族人的一致支持。 - 她还捐出了自己的嫁妆,为家谱的印刷和分发提供了资金。 曾氏家谱成为江西地区少见的由女性主导修订的家谱,体现了家族文化中女性的重要作用。

江西人修家谱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对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们在修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勤奋与执着。这些故事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丰富了江西乃至中国的家谱文化历史。

标签: 家谱知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