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童年|稚趣中有智慧,中华文明的童真年代
中华文明有多少年?“中国”是怎么来的?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国际上长期流行着一种说法,冶金、文字和城市的同时出现,是进入文明的标志。在这样的说法下,一些国外考古学家将中国文明的历史上限,圈定在了 3000 年左右,也就是有大量甲骨文出土的商朝时期。
但我们真的只有 3000 年吗?商王朝不可能凭空出现,一个文明也不可能一下腾空而起。在文字记载之前,我们的先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 2002 年正式启动,探索最初的中华文明,用考古学的实证研究来证明我们的文明不止 3000 年。
探源工程的初始,就重新思考了文明的标准,基于中国考古的实践经验和其他文明特征,提出了人类文明的中国方案,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在这个定义下,我们不断往前溯源考古,不断拓宽中华文明广度。
2019 年,浙江良渚遗址的成功申遗,不仅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文明认知拓展到 5000 年,还向世界提供了一套放置在其他原生文明同样适用的新方案。
早在 8000 年前,河南贾湖先民们就能通过精密的计算,在丹顶鹤尺骨上钻出多个孔洞,制作出至今仍可演奏七声音阶乐曲的骨笛。大约在 6000 年前,仰韶人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捏泥巴”的技艺,用红陶捏造出人头与壶相结合的水器,其独特的“谜之微笑”造型,能让水更快注满。
不仅如此,他们还整出了各种花活,尝试绘画表达、创新纹样、雕刻镶嵌玉石......仰韶人以鹳鸟衔鱼和石斧为题材,在彩陶缸上绘制了一幅生动的鹳鱼石斧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彩陶画”。位于安徽含山的凌家滩人,将玉石打磨成半圆形的玉璜挂饰,再在两端雕琢成虎头模样,短短几笔惟妙惟肖。
通过这些文物考古发现,我们不仅能够窥见早期文明的纯真与探索,还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灵光。它们如同人类的孩童时期,让我们不禁感叹道:新脑子就是好用!
我们精选了 10 件文物里的“人类童年”,带大家走进最初中华文明诞生与成长的故事,了解我们的文明在万年时光里如何一步步延续至今。
1.冯时等《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2.许宏《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3.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 2000 年的中原图景》
4.人民文娱-专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探寻中华文明的“童年”,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index.php?m=wap&c=index&a=show&catid=14&id=313
5.宁波晚报-国外考古界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如何证明“上下五千年”,https://www.nbwbw.com/article.php?id=265938
6.齐鲁晚报-西方“文明三要素”只认中国3300年?考古学家驳斥,https://www.qlwb.com.cn/detail/22105355.html
7.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https://www.chnmus.net/ch/collection/treasure/details.html?id=508164979145447651
8.西安半坡博物馆-红陶人头湖,https://bpmuseum.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0&id=600
9.央视新闻-文博日历丨仰韶文化先民“玩泥巴”,玩出了花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753051165316969&wfr=spider&for=pc
10.河南博物院-鹳鱼石斧图彩陶缸,https://www.chnmus.net/ch/collection/appraise/details.html?id=512155550899365557
11.故宫博物院-双虎首形玉璜,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jade/234379.html.html
12.央博-探索“崇龙尚玉——红山文化”的十件核心文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A3NzQ3MQ==&mid=2652660183&idx=1&sn=bfdb7c0545896f0fa9bdc70e89f3b008&chksm=f1a9aae7c6de23f1c90fd3518933effb278749e7a05d61841b2fcf045081f81da90904d4d5b2&scene=27
1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八角星纹彩陶豆,https://www.sdswwkgyjy.com/document/78.html
14.浙江省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https://www.zhejiangmuseum.com/Collection/ExcellentCollection/25zonghepingtaiexhibit/25zonghepingtaiexhibit
15.甘肃省博物馆-鲵鱼纹彩陶瓶,http://www.gansumuseum.com/collectionDetail?nav=3-1&id=1026
16.央广网-多件洛阳出土珍贵文物亮相中国考古博物馆,https://hn.cnr.cn/gstjhn/20230921/t20230921_526427663.shtml
17.光明网-这里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045238201710654&wfr=spider&for=pc
18.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立人像,https://www.sxd.cn/relics/detail?id=16880327704674776

董浩叔叔评论区成“树洞”,成年人也能找回童真!
近日,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成为了成年人倾诉心声的“树洞”。他的最新作品《如果一切都是顺境,那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在抖音上引发了42万余条热议,曾经的《大风车》观众,纷纷在这里讲述他们的人生起伏。
有网友在评论中分享了自己这几年来的艰辛:"我一直在治病还债,今年终于还完了!" 这是他首次向任何人倾诉这些心酸,感慨万千之余更是忍不住感谢。今年的35岁对他来说,像是走到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感慨万千,留下泪水并分享自己的喜悦。对此,董浩叔叔温暖地回复道:“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这简单的一句话,仿佛给了他支持与鼓励,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还有一位网友坦言,自己在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苦不堪言,感到精疲力竭,不知道是否还能撑下去。董浩叔叔回应:“还有两年,女儿就要上大学了,那时你可以好好为自己考虑,别忘了也要爱自己。” 这份温柔的关心,给予了正在经历艰难的单亲妈妈巨大的慰藉,让她相信自己的付出终会在未来看到回报。
这些留言让人深思:作为成年人,我们到底有多久没有被当成孩子?生活的沉重,让我们在情感上渐渐麻木。我们学会了压抑与沉默;成长的痛苦似乎成为了无人倾诉的秘密。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渴望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董浩叔叔似乎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当孩子时的天真与自行畅想未来的美好。
他仍然称我们为“孩子”,这份亲切的称呼瞬间勾起了许多人心底最柔软的情感。董浩叔叔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延续,更是一种跨越了时代的情感连接。虽然时光荏苒,曾经在荧幕前盛放的童真,如今在评论区变得熠熠生辉,让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一丝丝温暖和希望。
董浩叔叔的存在,不仅是对成千上万网友心声的回应,更像是一道光,让我们在最暗淡的时刻依旧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在这个成年人都变得匆忙的年代,董浩叔叔用他的温暖与鼓励,提醒我们:无论生活怎样,我们都仍有权选择回归童心,飞向梦想的七彩天空。
人类的童年|稚趣中有智慧,中华文明的童真年代
中华文明有多少年?“中国”是怎么来的?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国际上长期流行着一种说法,冶金、文字和城市的同时出现,是进入文明的标志。在这样的说法下,一些国外考古学家将中国文明的历史上限,圈定在了 3000 年左右,也就是有大量甲骨文出土的商朝时期。
但我们真的只有 3000 年吗?商王朝不可能凭空出现,一个文明也不可能一下腾空而起。在文字记载之前,我们的先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 2002 年正式启动,探索最初的中华文明,用考古学的实证研究来证明我们的文明不止 3000 年。
探源工程的初始,就重新思考了文明的标准,基于中国考古的实践经验和其他文明特征,提出了人类文明的中国方案,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在这个定义下,我们不断往前溯源考古,不断拓宽中华文明广度。
2019 年,浙江良渚遗址的成功申遗,不仅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文明认知拓展到 5000 年,还向世界提供了一套放置在其他原生文明同样适用的新方案。
早在 8000 年前,河南贾湖先民们就能通过精密的计算,在丹顶鹤尺骨上钻出多个孔洞,制作出至今仍可演奏七声音阶乐曲的骨笛。大约在 6000 年前,仰韶人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捏泥巴”的技艺,用红陶捏造出人头与壶相结合的水器,其独特的“谜之微笑”造型,能让水更快注满。
不仅如此,他们还整出了各种花活,尝试绘画表达、创新纹样、雕刻镶嵌玉石......仰韶人以鹳鸟衔鱼和石斧为题材,在彩陶缸上绘制了一幅生动的鹳鱼石斧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彩陶画”。位于安徽含山的凌家滩人,将玉石打磨成半圆形的玉璜挂饰,再在两端雕琢成虎头模样,短短几笔惟妙惟肖。
通过这些文物考古发现,我们不仅能够窥见早期文明的纯真与探索,还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灵光。它们如同人类的孩童时期,让我们不禁感叹道:新脑子就是好用!
我们精选了 10 件文物里的“人类童年”,带大家走进最初中华文明诞生与成长的故事,了解我们的文明在万年时光里如何一步步延续至今。
1.冯时等《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2.许宏《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3.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 2000 年的中原图景》
4.人民文娱-专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探寻中华文明的“童年”,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index.php?m=wap&c=index&a=show&catid=14&id=313
5.宁波晚报-国外考古界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如何证明“上下五千年”,https://www.nbwbw.com/article.php?id=265938
6.齐鲁晚报-西方“文明三要素”只认中国3300年?考古学家驳斥,https://www.qlwb.com.cn/detail/22105355.html
7.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https://www.chnmus.net/ch/collection/treasure/details.html?id=508164979145447651
8.西安半坡博物馆-红陶人头湖,https://bpmuseum.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0&id=600
9.央视新闻-文博日历丨仰韶文化先民“玩泥巴”,玩出了花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753051165316969&wfr=spider&for=pc
10.河南博物院-鹳鱼石斧图彩陶缸,https://www.chnmus.net/ch/collection/appraise/details.html?id=512155550899365557
11.故宫博物院-双虎首形玉璜,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jade/234379.html.html
12.央博-探索“崇龙尚玉——红山文化”的十件核心文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A3NzQ3MQ==&mid=2652660183&idx=1&sn=bfdb7c0545896f0fa9bdc70e89f3b008&chksm=f1a9aae7c6de23f1c90fd3518933effb278749e7a05d61841b2fcf045081f81da90904d4d5b2&scene=27
1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八角星纹彩陶豆,https://www.sdswwkgyjy.com/document/78.html
14.浙江省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https://www.zhejiangmuseum.com/Collection/ExcellentCollection/25zonghepingtaiexhibit/25zonghepingtaiexhibit
15.甘肃省博物馆-鲵鱼纹彩陶瓶,http://www.gansumuseum.com/collectionDetail?nav=3-1&id=1026
16.央广网-多件洛阳出土珍贵文物亮相中国考古博物馆,https://hn.cnr.cn/gstjhn/20230921/t20230921_526427663.shtml
17.光明网-这里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045238201710654&wfr=spider&for=pc
18.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立人像,https://www.sxd.cn/relics/detail?id=168803277046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