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苏州升格“特大城市”劲推江苏沿江大都市带

更新时间: 2025-10-08 19:38:19

阅读人数: 717

本文主题: 苏州都市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获悉,正在制订中的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江苏将重点推进以南京和苏州为龙头的大都市带建设。

今年8月,《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获批。在国家批复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中,苏州成为“特大城市”。算上之前的省会南京,江苏有两城市升格为“特大”。

江苏省内多位学者认为,在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作为省会的南京和作为经济中心的苏州在成为特大城市后,打造江苏沿江大都市带的条件已成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正在制订中的江苏省“十三五”已明确提出:江苏沿江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镇化已进入了以城市与区域一体的现代化阶段,因此要顺应城市群提升质量向大都市带发展的空间优化规律;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中也表明,要探索出在新常态下的高质量的区域现代化之路。

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程骅认为,加快构建沿江大都市带,将为江苏整体的区域创新提供新的动力机制。

事实上,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中,沿江大都市带的建设目标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核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连绵区”,这与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的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是为江苏对这一国家战略贯彻与落实的主要方式。

而以南京和苏州为龙头的沿江大都市带的建设,将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宁镇扬都市区等又无缝链接起来,符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构建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外,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亦对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城镇化格局、综合运输大通道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江苏沿江都市带在产业集群的构建、运输大通道和城际轨道网络上,又将承担起示范带头作用。

“会促进长江两岸形成网络化的大都市带,逐步打破原来长江两岸、各市之间存在的‘断头’、‘门槛’等问题,促进新产业体系、服务能力、创新水平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李程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相对于国内诸多省份省会城市的“一枝独大”,南京和苏州的“双引擎”省域发展更加协同。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太军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南京和苏州成为特大城市,使得江苏成为“双中心”发展格局,“‘比翼双飞’的趋势,整体上有利于增强江苏的整体经济实力。”

除了苏州成为特大城市外,《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体现的另一大亮点则是江苏的另15个大城市,这其中包含了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等4个县级市,与城镇化体系中另外11个省辖市“并驾齐驱”。

有省内学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除江阴隶属无锡外,另外三个县级市均是苏州管辖,因此这一格局可能会促使原苏锡常都市圈加速分化。

李程骅表示,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常州、无锡与泰州、苏州与南通等城市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江阴、靖江、张家港、太仓等都已在形成新的协调发展格局,特别是沿岸的港口的资源整合优势加剧,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李程骅进一步指出,从沿江大都市带的角度看,不仅有助于解决原来存在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镇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利于原来被“矮化”的超级县级经济大市的能级地位的提升,促进整个区域形成转型升级的新格局。

但金太军也提出,苏锡常同作为省辖市,更多的是一种平行管理,三方并没有拉开大的差距,“长三角本身强调一体化,要更多地发挥苏州作为苏南中心的作用,发挥功能性、互补性的良性协作,苏州成为特大城市有可能会对无锡常州造成一些压力,但更多的是良性竞争”。

苏州升格“特大城市”劲推江苏沿江大都市带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11月6日晚,敬文讲堂第一百五十一讲在校本部敬贤堂举行。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岗位教授张应鹏博士应邀作《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专题讲座,

首先,张应鹏博士以“什么是空间”“什么是建筑”“什么是美”三个问题为引,提出了建筑美学的“经验和先验”“本体论和认识论”“优点、缺点和特点”三个命题。通过对三个命题的分析,张应鹏博士向大家详尽阐释了美学之于空间、空间之于建筑的重要意义以及空间打开心灵、超越生死的关键作用。

随后,张应鹏博士以包括苏州吴江盛泽幼儿园、杭师大附属湖州鹤和小学、四川绵竹孝德中学、江苏省黄埭中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多个颇具匠心的设计为例,展示出建筑师在设计时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张应鹏博士指出,建筑师绝不能沦为资本的武器,在设计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用自己的职业技术和人生思考赋予建筑更多的人文情怀,其话语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最后,张应鹏博士向大家阐述了空间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对苏州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分析,并以苏州生命健康小镇会客厅、苏州高新区阳山敬老院、浙江湖州梁希纪念馆、苏州孙武和文征明纪念公园等建筑设计项目为例,张博士提出,空间应该承担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的责任,建筑师应该批判继承并发展这些空间。这些前沿的建筑学观点和哲学思维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讲授结束前,张应鹏博士还向苏大学子们赠诗一首,其中“独墅湖畔读书人”一句饱含了对苏大学子的殷切勉励。

在张应鹏博士倾心讲授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张应鹏博士回答了同学们“功能空间与非功能空间是否矛盾”“个人观点与公众观点是否冲突”等问题,让同学们对建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博士为现场提问的同学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书籍,并与获赠书籍的同学

一直以来,敬文书院都坚持学科交叉,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张应鹏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又先后攻读建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文理工三科融会贯通,其严谨邃密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讲座让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敬文学子们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开拓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江苏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一区一幢7号电子地图

中国江苏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一区一幢7号位于苏州市,靠近苏惠路、师惠坊商业街、苏雅路和苏州大道西。周边交通便捷,途径多条公交线路,包括256路、814路、53路、146路等,公交站有中央公园北、师惠坊、凤凰书城、星都街苏惠路北,此外您还可以在中新大道西、惹云桥、中央公园地铁站搭乘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中国江苏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一区一幢7号 的详细情况及周边环境,城市吧提供平面地图、3D立体地图、高清卫星地图及三维街景等多模式导航服务,助您轻松规划行程。周边配套涵盖餐饮美食、住宿酒店、生活服务、运动健身和教育培训等各类设施,满足您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提供同区域内相关位置推荐,让您获得更全面的周边信息参考。

平台,您还可以查询周边各类住宿选择,从经济型酒店到高端度假村一应俱全,支持实时房价对比和在线预订服务,让您的苏州之旅规划更简单、出行更省心。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