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十大战役简介
我国解放军在历史上铸就了十大战役,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解放军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时间: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双方:红军第1、15军团;国民党东北军5个师。
结果:毙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
毛泽东: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
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时间: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双方:八路军105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以下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以上军官186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
时间: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双方: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国民党晋系军阀。
结果:全歼守敌10余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华北的最后堡垒。
意义:太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达38年的统治。太原的解放,标志着华北地区的彻底解放,推动了全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时间: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双方:华东、中原野战军;国民党刘对集团主力一部。
意义: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也基本上解决。
时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双方: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傅作义集团。
意义;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得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时间:1949年4月21日——5月2日
双方: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
结果;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意义: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华南、西南大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时间: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点: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金城以南地区
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志愿军一举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防御正面,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粟裕指挥的对全国战局影响大的七大战役
今年2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全军将士排名第一的粟裕大将逝世40周年。在粟裕离世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这样评价粟裕:“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过一系列重大的战役、战斗,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现将粟裕指挥的影响全国战局的七大战役概括总结如下:
一,济南战役(作者是山东人先说齐鲁境内的)。这个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首战也是突破之战,1948年9月用8天8夜歼敌10万余人,攻克的全国第一个10万以上敌重兵守备的省会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第一个迅速漂亮的大城市(10万数量级敌守备的坚固设防的省会都市)攻坚战,为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歼敌重兵提供了示范。毛泽东主席给山东兵团的电报中指出:“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二,莱芜战役。1947年2月3天3夜歼敌5万6千人,这是在国民党军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全面进攻时我军取得的标志性和最大的胜利,军政由陈毅负责,战役指挥用兵布阵粟裕担当。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战后痛心地说:就是五、六万头猪,也不能3天被歼灭。
三,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3天3夜歼灭国民党军3万2千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首次被歼灭,即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粉碎了蒋介石军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是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军的重要节点,从此,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狂傲之态大为消弱。
四,苏中七战七捷。1946年6月解放战争打响后,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率华中野战军迎击进犯苏中解放区敌12万敌军,连打七仗,歼敌5万3千人。毛主席向全军通报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中央军委领导说:粟裕率部歼灭了比自已兵力还要多的敌人。即3万人歼敌5万多。
五,豫东战役。1948年6至7月间,率部在中原野战军协同下,歼敌9万余,打开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局,为我军求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创造了条件。此战首次歼灭敌一个兵团即区寿年兵团,这也是2个月后济南战役时敌三个兵团增援迟缓的原因之一,惧怕被歼。此战后,全国战局为之一亮,全军振奋。
六,淮海战役。这是粟裕在济南战役结束时,向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央军委同意并扩大了战役规模。粟裕一是向中央军委提出了打淮海战役;二是提出歼灭黄百韬兵团后,进击徐州、蚌埠线,防敌南逃;三是准确预见了徐州敌主力逃跑的方向,置兵力于徐州西南,终将敌杜聿明部30万逃敌围堵于陈官庄并歼灭,为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淮海战役的全胜,做出卓越的贡献。
七,上海战役。1949年5月,歼敌15万,解放了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有世界影响的大都市,在作战中,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城市的破坏,“瓷器店里捉老鼠",并实现军政全胜,无论城市中心还是吴淞口的战斗,都指挥高超,用兵得当,战役战法如炉火纯青。
粟裕大将离开我们40周年了。但他在战役战斗指导中的大局观和战略观,全心全意为全局服务,一心只为胜利而谋坦荡无私的共产党人本质属性和举世闻名的指挥艺术以及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学习传承和永载史册的。(作者:谢鲁海,系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
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辽沈战役(下)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 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