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5 21:39:20
徐汇区长桥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
徐汇区长桥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坐落于老沪闵路918号,是上海市新一批建立的社会实践指导站。指导站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快乐长桥”为主题,积极利用、整合、开发社区一切有效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区实践活动,让社区每一个中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的乐趣。
为了给社区学子提供优质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长桥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积极打造校门外的社会化教育平台,努力协调各个公共服务单位,帮助莘莘学子走出校园,“零距离”感受职业的魅力和寻访文化密码。
社区有什么功能?消防局在哪里?邮局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什么是“木中象牙”?哪里可以学习到海派“黄杨木雕”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技能?“小脚丫走大社区”就是一个让学生们接触社区的平台,就是一个专门为长桥学子定制的特色体验式社校联动课程。
同学们在社区进行多种职业体验和生存大挑战,走访社区学校,走进江南丝竹馆和土山湾博物馆以及交大校园,寻找文化历史印迹和建筑风貌的遗存。他们走出校园,用手、脚去触摸社区,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得到感悟。
“小脚丫走大社区”暨长桥少年团走进社区
...参观纪念馆、听历史学家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动手做“紫金草”、看纪录片《幸存者 见证南京1937》……日前,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2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为期三天的“2017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第二期交流活动”。
参加“2017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第二期开学仪式”的南外学子
已分别被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格林奈尔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
本周一(8月7日)上午8点半,南外学子们来到纪念馆。大家首先参观了临时展厅和“万人坑”遗址,通过图文和实物切实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周海燕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吴先斌 ,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负责人刘成
张生教授,同时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
南京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抗日的堡垒。松井石根认为必须占领南京,才能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为什么会发生大屠杀呢?张生教授说,这是因为在日本军队内部,有大屠杀命令。
南大新传院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周海燕 说,“不管是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还是文化认同,都需要集体记忆来支撑。 战争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博物馆给你情感共鸣,给你历史入口。 让我们反思过去那段历史,从参观入手,最后得出属于自己思考的、独立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