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9 15:33:08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他的组诗《读<山海经>十三首》的首篇写道:
这才让后世之人知晓,原来这部三万余字的《山海经》,不仅用文字记录下大量的地理地貌、风土矿藏、奇珍异兽及神话,甚至它最初,
只不过,这张「山海图」早已佚失。尽管后代有多位画师,在仔细推敲《山海经》原文后,为其补上了精致的插图,但是,这些图画仍与陶渊明当时所阅,存在着很大的出入。
从这首诗中不难得知,陶渊明品阅的这版《山海经》中,「山海图」确实是和文字部分并存的。而近代学者对于这幅「山海图」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认为,《山海经》应该是先有图后有文,文字部分是对「山海图」的注解;但也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成书之初,就是图文并茂的,只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不知什么缘故,将「图」的部分遗失了。
有幸目睹「山海图」原貌的不仅是陶渊明一人,还有同为两晋时期的文学家郭璞。目前流传的最早版本的 《山海经》,就是郭璞的《山海经注》。
郭璞为《山海经》作注时,多次提及「畏兽画」(或「畏兽书」),又有「图亦作牛形」「今图作赤鸟」等文字, 由此可见晋代的《山海经》版本,是图文一体的。
郭璞还为《山海经》书写了三百零三篇的《山海经图赞》,用来解说插图。不过,由于郭璞在为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作注时,曾为其配上了全套的《尔雅图 谱》,也作了《尔雅图赞》对图谱进行说明,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或许所谓的「山海经图」,也是由郭璞制作的配图,并不是原本就存在的图画。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久、文貝、離俞、鸞鳥、鳳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黄鳥、虎、豹、熊、羆、黄蛇、視肉、璇、瑰、瑶、碧,皆出衛於山。丘方圓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爲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沉淵,顓頊所浴。有胡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有蜚蛭四翼。有虫,獸首蛇身,名曰琴虫。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釐姓。
黍食。」有大青蛇,黄頭,食麈。有榆山。有鯀攻程州之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槃木千里,有叔歜國,顓頊之子,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猎猎。有北齊之國,姜姓,使虎豹熊羆。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
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有毛民之國。依姓食黍,使四鳥。禹生均國,均國生役采,役采生修鞈,修鞈殺綽人,帝念之,潛爲之國。是此毛民。」
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穀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彊。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樻。海外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衘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彊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