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7 15:58:45
历史已去,风流尚存。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本刊特约作者野山先生写下洋洋两万余字的读后感?对,那就是鲍鹏山的《风流去》。我们的历史往往充满苦难,但那苦难中总归存在着不容忘却的“中国脊梁”——这是《风流去》划下的重点。自今日起,将陆续刊登野山先生的“风华独领《风流去》”,既是《风流去》一书的再解读,也是政法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任君品味。
朋友送我一本书,鲍鹏山的《风流去》,号称是他“用情最深,用思最精,用力最勤,用时最久”的一部书。
有人评之为“《风流去》结集了鲍鹏山‘思想的历史’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中最好的文章,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且鲍的写作风格“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历史、人物、英雄、隐士皆不虚构、不浪语,这是我喜欢的题材和喜欢的风格,值得一读。恰逢重要会议会前集中管理,封闭在宾馆数天,遂带上这本书,细细品读,整理出了如下笔记——
鲍鹏山言,“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我对老子没有研究,粗略知道他的生平,只觉得他是一个神秘的人,紫气东来,飘然西去,从此不知所终。对他的离去,我没有书中“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难堪自惭”或“自信与自尊受挫”的感觉。走与不走是他的自由,哲学不哲学我不关心,也就无所谓敬与畏,更无所谓迷惘。倒是对他老人家说走就走的风格十分欣赏,现在老人家端坐在宫观里享受香火膜拜,不是又回来了吗?
...图片: 逢泽会盟 图片: 青山松柏 图片: 徒木立信 图片: 白里之变 图片: 龙贾战死 图片: 三生雪酒 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 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 ——纪念秦统一中国文明2240周年插图版序 公元2019年,秦统一中国文明业已2240周年矣!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统一中国并创建中国统一文明,是世界古典文明史上最为伟大的划时代的历史变革。在世界古典文明史的轴心时代(前700年至前200年),秦帝国在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创建了铁器时代的统一文明。这种统一文明的实体展现是:政治文明方面,超越了诸侯分治而创建了统一治理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创建了制约皇权与限制皇族特权的文官政治体制,超越礼治与人治,实现了全面的法治社会。经济文明方面,实现了全面的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基础上的农耕时代的商品经济社会,建立了没有奴隶制而以平民为生产主体的新兴的生产方式。 在当时的世界上,无论是西亚(中东)地区的古老国家,还是南亚的古印度、北非的古埃及,以及全盛时期的希腊邦联,抑或正在成长的罗马城邦,都还在奴隶制时代的后期艰难地蜕变。可以说,在世界文明史的轴心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能够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实现如此深刻的社会巨变。 更为重要的是,秦帝国所创建的统一文明,既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又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就前者而言,自五帝时代到夏商周三代上古王朝,中国前三千年的脚步就是不断从分治走向融合统一的历史;从夏王国的自立诸侯制,到商殷王国的邦联制,再到西周的成熟联邦制,不断走向紧密融合与统一生存方式的历史趋势是显然的。秦创建统一文明,若非顺应中华民族的历史趋势,显然不会成功。就后者而言,秦创建统一文明,是建立在春秋战国五百余年大变革与思想大爆炸的基础上。在这五百余年里,华夏各民族饱尝了分治动荡的苦难,在“大争之世”中激荡出自由怒放的社会思想,璀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