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8 09:48:59
一提起历史中的太监,大家的印象大部分都是那种手翘兰花指,在宫中低三下四的奴仆;要么就是虽为太监却极受宠爱于是便权倾朝野,在朝廷之上呼风唤雨,民怨连连。其实这些都是他们成为太监后,日复一日地服饰别人,遭尽了冷眼,这才形成了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畸形。可也就有那些品行良好的宦官,死后百官均都扶棺下葬,满朝堂都为之惋惜,直到今日仍有人祭拜他。
这个人就是陈矩,于明朝中后期做了宦官。陈矩于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被选入宫中成为一名宦官(嘉靖二十六年就是1547年),当时的他才九岁,被分配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的门下。
一、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往往少不了外界的影响
这个高忠也是个猛人,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鞑靼经常在明朝的边境烧杀抢掠,渐渐甚至逼近了京师。而高忠一身银家,骑着高头大马拎着一口百多斤重的大刀,硬是带着部下成功将鞑靼击退,立了大功。而当时年仅十二岁的陈矩,自然也被高忠rig0中的英雄事迹所感染,一心只想经世济民,报效国家。也是自从那时候开始,陈矩便慢慢地关心起一些有关政治和经济的事情了。
当时很多太监都是在得到了某个贵人的青眼后,便开始狗仗人势,作威作福,常常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一些好处。特别是到了哪里都会八抬大轿,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混得好一样。而陈矩却低调得很,有一次奉命羁押将军朱廷堂,当事情办妥了之后途径家里,就顺便去上了个坟。还写下了一手《皇华纪实诗》,他非但没有沿途敲诈勒索地方官和老百姓,这件事还进行得非常安静,没有打扰到任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