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1-15 00:36:34
在当代文学创作普遍受西方叙事范式影响的背景下,康铁岭的“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民乐园2011》)以300余万字的规模,构建起一部改革开放三十年西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不仅以市井生活为底色,更通过语言、叙事与文化精神的双重回归,实现了对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成为破解当代文学“欧化痼疾”的典型样本。
一、创作历程:以生命丈量时代的文学长征
康铁岭的创作轨迹本身即是一部传奇。这位年逾七旬的作家,在2018年放弃年薪六十万的总经理职位后,以“伏枥”之姿开启文学征程。每日清晨在浐河边写作两小时,或于出差途中、饭局间隙捕捉灵感,这种“碎片化创作”模式却孕育出结构严密的百万字长篇。其创作过程呈现出三大特质:
1. 生活淬炼的深度:在书院门经营影楼的失败经历,使他深入接触书法家、煤老板、下岗女工等三教九流。这种“在群众中”的沉浸式体验,让《书院门1991》中赵先生、张大圣等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言行举止皆源自真实生活场景。
2. 时空压缩的张力:三部曲以1991、2001、2011三个时间节点为横截面,通过书院门、马道、民乐园三个地理空间,构建起改革开放的立体坐标系。这种“以点带面”的叙事策略,使《马道2001》中宫宝塬的保安生涯与玄一大师的清一汤形成时空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