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22 09:25:46
巴赫1721年任职克滕期间,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而作的一组管弦乐作品,共6首。乐曲多为“快一慢一快”三乐章形式,每首有不同的乐器配置,其中第3和第6协奏曲没有突出的独奏乐器,属于乐队协奏曲,第1、2、4、5首以合奏组和独奏组进行竞奏对比,属于大协奏曲类型。《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管弦乐作品登峰造极之作。
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与合唱组成的宗教声乐套曲,16世纪末诞生在教堂的祈祷厅里,采用宗教题材,用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演唱。罗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于1600年写作的《灵魂与肉体的表现》常被称作第一部清唱剧,卡里西米为现代清唱剧的形式确立做出重要贡献,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清唱剧,代表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和《犹大·马加比》。
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组成的歌曲套曲,诞生在17世纪初的意大利,最初是在室内演唱的世俗单声部歌曲,由几组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独唱为主。康塔塔传入德国后,成为路德派教堂音乐的重要形式,大量运用众赞歌写作,泰勒曼和巴赫都创作了路德教堂康塔塔年集。
一种键盘乐曲体裁,肇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管风琴和古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早期托卡塔运用在礼拜仪式中,17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无穷动式的乐曲,类似练习曲,并进人世俗性的古组曲,常以即兴部分与赋格部分多次对比。巴赫的键盘音乐使得托卡塔体裁达到其艺术高峰。
...题目:请解释“公用地悲剧”的概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选项: A. 公用地悲剧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短期利益而过度使用公共资源,导致资源最终枯竭的现象。 B. 公用地悲剧是指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和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进而损害了公共利益。 C. 公用地悲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度消耗公共资源,导致资源环境恶化。 D. 公用地悲剧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无节制地消耗公共资源,最终导致资源匮乏。
A选项:此选项部分正确,但未涵盖公用地悲剧的完整概念。公用地悲剧并非仅指个人或团体过度使用公共资源,而是由于缺乏产权和监管机制,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
B选项:正确答案。公用地悲剧是指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和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进而损害了公共利益。这种情况下,每个个体都有动机去尽可能地利用资源,但同时又没有动力去保护资源,因为资源的耗竭对个体的影响是短暂的,而保护资源的收益却难以衡量。
C选项:此选项描述的是公用地悲剧可能产生的一种后果,但并非其定义。公用地悲剧并非特指企业过度消耗公共资源,而是强调由于产权和监管缺失导致的资源过度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