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23 21:42:30
1938年,对张国焘而言是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他转身投靠了老蒋,被安排在军统工作。
由此,张国焘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条道路,他也从座上宾逐渐成为鸡肋,前后境遇的差距,令人唏嘘不已。
张国焘刚到军统的时候,待遇和地位还是很不错的,他在军统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担任主任。给他的军衔也不低,是个少将,那会在军统里面只有两个中将,一个是戴笠,另一个是郑介民。在军统局,拥有少将军衔的人寥寥无几。
对于张国焘的到来,戴笠一方面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他在我军中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刻提防。军统局的所有重要会议,一律都禁止张国焘参会,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毕竟戴老板是个疑心很重的人。
除此之外,被派去照顾张国焘的勤杂人员,都是经过军统局精心挑选的,这些人在张国焘身边,不仅只是照顾他的生活,更重要的任务是监视着这个人的一言一行。
对于这些特殊照顾,张国焘心里也很清楚,他也不气恼,也不去找麻烦。而是从各种细节上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譬如,他在家里的会客室和客人谈话,门是敞开着的,谈话间隙还会故意加大音量,大声说着话。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表明一个态度,就是自己没有隐瞒的,你老戴完全可以信任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