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1-13 20:32:20
《钟声》 吴洲星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有大量文学作品聚焦于战火硝烟与英雄壮歌。吴洲星的长篇小说《钟声》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炮火缝隙中一个特殊的庇护所——位于宁波奉化山坳里的国际灾童教养院。七八年前,她感动于抗日战争时期竺梅先、徐锦华夫妇毁家纾难救助灾童的真实历史事件,决意将之写成小说。经过史料收集、实地考察、相关人士采访,今年正式将之出版。
在小说里,吴洲星以细腻深沉的笔触,讲述了实业家梅耀庭夫妇在战乱中收容近六百名孤儿,践行“既养且教”理念的故事。细细读来,我发现它不单是战争苦难的见证,更是一曲关于教育救赎、文明传承的宏大颂歌,对当代教育也有启迪意义。
《钟声》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具有超越性的叙事视角。通览整本小说,吴洲星没有沉溺于对战争残酷表象的书写,而是透过少年湛秋的流亡之旅,揭示战争最深重的创伤:战争发动者罪恶滔天,抗战者也容易被仇恨烤干柔肠,最终造成人类文明根基的摧毁。因此,当湛秋目睹家园化为废墟,沦为乞儿时,梅耀庭夫妇的出现宛如暗夜灯塔。他们以实业家的魄力、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战火中构筑起一个教育乌托邦,“收养战争孤儿,仅仅让他们吃饱饭是不够的,既要养,也要教,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其行动已经超越了慈善范畴,升华为对文明火种的自觉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