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抗日小说为什么最容易下架

更新时间: 2025-10-17 17:02:27

站內所有关于抗日小说为什么最容易下架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抗日小说为什么最容易下架有关的所有知识

女儿忆张恨水:自费出抗日小说

“桌子就这么大,他就背对着我们,勾着腰,在那里不停地写,八年写了八百万。”4月4日下午,“2015年哈佛春季中国文学书展演讲会”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举行。一头银发、年过七旬的张明明,在演讲会上回忆起父亲张恨水和自己的童年往事,并谈起了父亲在抗战期间的创作与作品收集工作。

张明明:父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地工作

“我生于1940年,那时,我父亲已经有了四个男孩,非常希望有一个女孩。生我的那天,我们家已经在重庆安家,住在乡下,三间茅草房里。生我的那一天,我父亲就在走廊里来回来回等,后来天快亮的时候,护士走出来,对我父亲说:‘恭喜张先生,你得了一位千金。’于是,我的父亲喜形于色,也说:‘恭喜张先生,你得了一位千金。’后来,这件事就总是被我哥哥们拿来调侃我。”

讲座开始,张明明首先回忆了自己的出生。不过,张明明的演讲题目是《十年豪放居河朔,一夕流离散旧家》,这两句来自于张恨水的一首七律《二十三年冬由平南下过南京感而赋此(四之三)》。这一年(1934年),张恨水因积极宣传抗日而上了黑名单,不得不告别居住多年的北京南下,经过南京时写下这首诗。张明明的演讲便集中介绍了抗日战争八年期间张恨水的创作。

张明明首先介绍了张恨水笔名的来源。张恨水本名张心远,17岁那年,父亲去世,下面还有5个弟弟妹妹。张恨水便只能断断续续读书。1913年,张恨水去了苏州读书。战乱的时候,停了课,张恨水便在家写写诗,填填词,也写小说,署名便是“恨水愁花生”。第二年,张恨水去了汉口,当时张家有一个本家在那里办报,对张恨水说,你诗词不错,给报社投稿吧。张恨水便投稿,落款“恨水”两个字,作为笔名,从此也成为其笔名。这个笔名也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张明明看来,父亲取“恨水”这两个字有珍惜时间之意: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奔流不返,所以要抓紧时间好好读书。张明明印象最深的便是父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地工作,所以才能写下大量的作品。

...
相关标签:
抗日小说推荐 抗日小说铁骨 抗日小说长篇血战台儿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区别 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