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2 04:38:21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词作抒发了伤春的惋惜情绪,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词人试图追挽的无力。
晏殊(公元991年—1055年),字同叔,今江西抚州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子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谥号“元献”。
晏殊工诗文,尤擅词体,以小令为最佳,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其词风含蓄婉丽,与第七子晏幾道分别被称作“大晏”“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等传世。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关于词牌名,人们多认为源自春秋时期越国浣纱女西施的故事,所谓浣溪沙就是“浣纱溪”,本意即为吟咏西施浣纱的溪水,逐渐扩展到闺情、相思、隐逸、羁旅等题材。其风格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婉转含蓄。《浣溪沙》词牌还有许多别名,比如《满院春》《醉木犀》《广寒枝》《试香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