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词作抒发了伤春的惋惜情绪,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词人试图追挽的无力。
晏殊(公元991年—1055年),字同叔,今江西抚州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子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谥号“元献”。
晏殊工诗文,尤擅词体,以小令为最佳,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其词风含蓄婉丽,与第七子晏幾道分别被称作“大晏”“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等传世。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关于词牌名,人们多认为源自春秋时期越国浣纱女西施的故事,所谓浣溪沙就是“浣纱溪”,本意即为吟咏西施浣纱的溪水,逐渐扩展到闺情、相思、隐逸、羁旅等题材。其风格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婉转含蓄。《浣溪沙》词牌还有许多别名,比如《满院春》《醉木犀》《广寒枝》《试香罗》等。
这首词是宋初小令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整首词抒发了伤春的惋惜情绪,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词人试图追挽的无力。关于伤春,早在《诗经》中就有不少表达,比如被钱钟书先生视为最早伤春诗的《豳风·七月》,即“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度绚烂无比的春日即将过去,总会让人想起曾经热闹的人事在慢慢变得寂寥,而意气风发的我们也终将变老。这首词就诠释了这样一个令人伤感的主题。
词人通过人事与春景的交错描写,淡淡地、轻轻地渲染出一抹忧伤的色彩,在读者心中留下朦胧惝恍的美与永恒不变的理。上片写人事。听上一曲新词饮上一杯淡酒,悠闲自得的富贵气从笔端缓缓流出。然而不经意间,去年如此天气,如此亭台所遇之人、所经之事乍然闯进脑海,回忆在来回穿梭中摇曳生姿,直到夕阳西下。词人多么盼望着能够留住夕阳西下的步伐,却无从遮挽,只好怯生生低问:“几时回?”有人回答吗?自然没有。
过片“无可奈何花落去”关合上片的“几时回”,从落花入手,写夕阳一去不复返、落花一落便入尘埃。只有翻飞的燕子“似曾相识”,关合上片“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的自己和燕子也仿佛掉进过去、变了模样,成为头脑中闪现的“场景”。末一句以词人在园林的小径上独自徘徊作结,就像微电影结束的长镜头,从背影慢慢推远,直到见不到,直到“无可奈何”永远消逝。铺满落花的“香径”,与一开始咿咿呀呀的新词、镀金似温柔的夕阳、漫天飞舞的落花、翩翩飞舞的双燕,还有踽踽独行的词人,构成了一幅暮春闲居图、一首美与忧伤的变奏曲,令人观之流连,听之忘返。
据宋人笔记载,晏殊原来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上句,一直无下句,一日与江都尉王琪游园,问对句。王琪以“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晏殊大喜,屡次推荐王琪加官进爵。尽管这条材料不甚可靠,却足以说明《浣溪沙》这首词过片的联语看似无意,但工巧奇丽,妙处无两,不像轻易便可作出之对。
撰稿:王贺,文学博士。就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
诵读赏析:扈茜茜,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配音导演,声音表演者。参演的广播剧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连续三年获飞天奖优秀译制片奖。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李彤、张石、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胡晨曦、黄文静、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
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视听、央视频、云听、听听FM、阿基米德等
原标题:《未来讲堂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玉碗冰寒滴露华
这首词咏写的是一位夏日闺阁美人。上片概写美人夏日装扮,下片特写美人容貌,层次较为清晰,颇有一种静态美,俨然是一幅夏日仕女图。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人作为一个太平时代的宰相,过着幽静闲雅的生活,却又流露出落寞无奈的惆怅心绪。作者长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贵人家的通病:闲愁。词人作下这首闲词,借此抒发闲情。
这首词咏写的是一位夏日闺阁美人。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二、三句设喻,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末句方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全词层次清晰,颇富美感和生活气息,俨然是一幅夏日仕女图。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宋人牡丹词选:晏殊《浣溪沙》
导读:晏殊字同叔,临川人。生于淳化二年(991)。七岁能文。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庆历中,拜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史。出知永兴军,徙河南,以疾归京师,留侍经筵。至和二年(1055)卒,年65,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有《临川集》,《紫微集》,俱不传。词有《珠玉词》一卷。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