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1 09:44:03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与汉水之交,其西为鄂西山地,北部和东部分别为鄂北岗地和鄂东低山丘陵。
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生息、聚居之地。二十世纪以来,先后发现的长阳人、郧阳猿人和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大致勾画出我们的先民由山地走向平原的发展历程。大约在一万年以前,江汉平原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到距今4000年左右步入青铜时代,在长达6000年以上的历史中,江汉平原先后产生了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后石家河文化,这六种文化代表了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展序列,演绎了江汉地区早期文明的发生与发展。
鸡公山遗址(距今约 6~4.3万年)
鸡公山遗址是江汉平原发现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的活动遗迹,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江汉平原同样类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有京山五三农场、荆州太湖砖瓦厂和沙市凤凰山等遗址。
鸡公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北村,遗址西南距荆州城约5公里。1992年10月,荆州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对鸡公山旧石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467平方米,发现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场和远古人类的居住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