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4 07:02:32
--------想必大家都记得前边我说过“从此科幻不只《三体》和其他”,说这句话并不代表《三体》在我心目中掉下了神坛。《三体》永远是科幻小说的巅峰。刘慈欣大大的小说,从中短篇到《三体》没有一篇不喜欢。着迷于作品想象力的丰富,感动于科幻中细腻的情感。《乡村教师》中的乡村老师、《中国太阳》中的水娃、《带上她的眼睛》中在地心中女航天员,……最近读得科幻类小说,虽说远远不能与《三体》比肩,是“科幻小说就是《三体》和其他”中的“其他”,我也在它们中看到了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同是碳基生命,与人类相比,三体人的透明思维在信息传递的速度方面似乎更加占优势。那人类会不会在未来的也能进化出高效的信息传递本领呢?-------‐-在郝赫的科幻小说集《完美入侵》获得2015年豆瓣阅读征文科幻分类优秀奖,全球书共收录12篇作品,作者善于通过贴近生活的人物、场景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世界,设定全新世界观,给读者带来温馨、震撼的感受。
首篇《警戒解除》,除了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附脑”外,主人公张动的儿子那一代新生代的大脑都发生了突变,能够接受彼此间的脑电波。小说同名篇《完美入侵》是一个虚拟世界的冒险故事,一个老派黑客的奇妙旅程。为了获取梦寐以求的计算机设备,主人公不得不接受了一个解密任务——“唐璜”。这个谜题背后,是纷繁的线索和一连串的谜题,无数的竞争者和恐怖的防御系统。在虚拟世界中,主人公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斗智斗勇中,终于触碰到了真相。然而,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奇和震撼。恐怖的是,现实中的追捕者也在紧随其后。《完美入侵》不仅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思维的冒险,更引导人们思考现实与虚拟、科技与人性的关系。
...前段时间重温了一遍生活大爆炸,在具体第几季第几集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记得一个片段里谢耳朵他们在讨论科幻小说(电影)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一方面,一些有相当依据的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在作者当时还没有产生的事物,会出现在未来,或者会在未来被实现。当然,这有可能是科技人士因为那些作品受到启发,也有可能和那些作品完全没有关系,但是,的确是理论上可行的事物在未来完全有可能出现。另一方面,一个时代在科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发现,这些突破或者发现也会对科幻小说家产生影响,会开阔他们的眼界,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对科幻作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这也是我喜欢看科幻作品的原因。当然我会选择那些不是胡扯的作品,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作品。我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想象着我好像看到了未来,尽管只是未来的一点点影子,但这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哈。比如,我国比较经典的科幻小说《三体》里面出现的森林法则以及宇宙中其他物种与地球之间的故事情节发展就有一定的可能性,霍金也提到过,宇宙中其他的生命形式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他们的存在形态可能是我们所不了解甚至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对地球人的态度也极有可能是敌对而非友好的。看了这个作品系列,我可能就会有对未来,对宇宙,对外星人的一些畅想与思考,这才是我看科幻小说的原因与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