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26 21:27:57
她的孩子,小志,上幼儿园中班,老师不断地告诉她要给孩子做规矩,但是她老公主张孩子要自由成长,想干嘛就干嘛。规矩只会压制孩子的天性,束缚孩子的发展,使得孩子要么胆小没主见,要么叛逆和家长对着干。
小志的爸爸从小是在规矩繁多、戒律森严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这个必须怎样做,那个绝对不能那么做,等等,稍有不慎犯了规矩就会被他爸爸或罚或打,还好他的妈妈对他温柔体贴、耐心包容,使得他没有叛逆到失足。
小志对此很是抵触,“我不要”成了小志口头禅。为此,爷爷经常吓唬小志,如果不听话,他会让警察来抓小志,或者告诉老师,让老师撤销小志在幼儿园获得的小红花。爸爸和爷爷经常会因对小志行为表现的不同观点而争吵,一旦爸爸控制不住情绪就会找小志的茬,责打小志,但是恢复理智后又非常后悔,对小志百般补偿,甚是宠溺。小志在这混乱的教养中不知道啥时候自己会被骂,啥时候自己又会被宠,既提心吊胆又喜怒无常,甚至行为不羁。
1.从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父母要和孩子从小建立起良好亲密的依恋关系,让孩子养成一个规律、稳定的作息习惯,给他营建一个有秩序、可信任的生活环境。
孩子天生是守秩序的,遵守规则是孩子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步熟悉环境,认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等,这对孩子适应社会非常重要。这时的父母要放慢速度,耐心观察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理解和适当的满足,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打破孩子内心萌发的秩序感。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捕捉孩子的每个敏感期,创造条件,让孩子按照他的成长节奏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