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1 15:19:09
免费入场走进金庸馆 探索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 查良镛博士是香港著名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亦是享誉国际的文学家。1955年,他在机缘巧合下,以笔名「金庸」在《新晚报》发表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其后他的作品一部部横空出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总共写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读者遍及全球,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舞台剧,以至潮流电玩和各类文创产品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对香港过去数十年流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更成为世界华文读者的共同语言。 展览透过逾300组展品介绍查良镛博士(金庸)的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观众更可以透过展场内的互动展品,重温经典金庸电影、电视剧和主题曲的选段,从而认识金庸武侠小说所蕴涵的丰富知识内容。 为提供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我们会根据展馆情况,必要时采取人流控制措施,敬请理解及配合。 展品精选《天龙八部》合订本 1963年至1966年谢衍文先生夫人捐赠 金庸亲书对联 金庸以十四部长篇及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组成这副对联,短篇小说《越女剑》则不包括在内。 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 《神雕侠侣》普及本 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邱健恩博士提供 《天龙八部》新修版修订手稿 2000年代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 金庸与《神雕侠侣》电影主角合照 1960年(左起)谢贤、金庸、南红、梁素琴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 王司马《书剑恩仇录》插画 1970年代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电视特刊 1983年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 《明报》创刊号 1959年5月20日 林伟雄先生提供 《东南亚周刊》创刊号 1964年1月12日吴贵龙先生提供 《倚天屠龙记》电影宣传海报1978年冯瑞正先生捐赠 李志清《射雕英雄传》日文版小说封面设计原画 1990年代香港文化博物馆藏品 查良镛博士所藏的围棋及棋盘1980年代查良镛博士(金庸)提供查博士初中时就醉心于围棋黑白子的世界,他的小说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天龙八部》及《笑傲江湖》中,亦不乏精彩的对奕场面。 《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主题曲唱片 1976年麦家强先生及家人捐赠 展场相片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诞辰99周年 2023-03-10 09:48 发布于:北京市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金庸本名查良镛,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1955年2月8日的香港,《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从此, 查良镛以“金庸”为之名,在纸上开创了一个江湖世界。那里有刀光剑影,也有儿女情长。那里有国难家恨,也有快意恩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世界。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报业《明报》的创刊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企业家。 金庸留下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他所描绘的江湖世界,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叙事,更构筑起了数代国人的家国认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始于书剑飘零、指点江山,终于逐鹿问鼎、一争天下;始于乾隆的少不更事,终于康熙的老谋深算;始于红花会,终于天地会……始于天山,终于鹿鼎山;始于残缺的英雄,终于完美的流氓;始于查良镛自撰联语为回目,终于取查慎行的诗联为回目;始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忧郁,终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强自宽解;始于‘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茫然,终于唐伯虎坐拥七美的坦然;始于万隆会议开幕的序曲,终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尾声;始于书、剑,终于鹿、鼎;始以江山,终以天下……” 《六神磊磊读金庸》序言中写到:金庸小说有两句纲领性的、灵魂的话。第一句叫作: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第二句话,叫作: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家国”奠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悲悯”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大侠虽然远行,但他留下的江湖却依然长留人间。 内容综合自:楚尘文化、《六神磊磊读金庸》《金庸传》、封面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