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3 19:31:26
5种。无独有偶,在古代西方,贵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这5种。
在爵位划分方面,古代东西方的分类为何一模一样,这难道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吗?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其实是西周时期诸侯的五个类别。
周天子(王)、诸侯、卿大夫、士和庶民5个大的阶层。
周天子将天下的土地、子民以分封的方式赐予下面的。诸侯受周天子之命,各自分邦建国,他们所立之国是周朝的下一级行政单位。
位于诸侯之下,他们既可以服务于周天子,替他处理具体行政事务,也可以成为诸侯们的幕僚。
,一种“士”是指级别低一点的官员,另一种“士”则与“农、工、商”一起构成社会的“四民”。士不同于一般的庶人,其社会地位要更高一些,但这种地位又是不稳定的。
。庶民还与一个概念相对立,那就是贵族。
在西周社会,士及士以上的各个阶层,都可称之为是贵族。
诸侯较为特殊,它又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的划分。
虽然同为诸侯,由于爵位的不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所领的封地大小以及管辖的军事力量也不同。
比如说,在西周初期的各个诸侯国中,社会地位较高的是宋国,为公爵,因为他们是殷商人的后裔。齐国、鲁国、卫国是侯爵,郑国、秦国、曹国等是伯爵,楚国、吴国为子爵,许国为男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