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2 05:03:10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或说是宋国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由他创立的墨家学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从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墨学在中国兴盛了数百年之久。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其学说中的主要观点(兼爱、非攻、尚义、节俭、非乐等)与现代环境保护理论有许多相关联之处,对处于生态困境中的当代人类有着深刻的启迪。《墨子》的环境伦理思想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墨子》的
环境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其鲜明的特点是:倡导兼爱天下;尚利贵义;反对攻伐;追求天下公利;他的一切主张均以平等、大利为归宿。
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家以为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而不要过分地剥夺自然资源,主张节用。墨家关于不要过度剥夺自然的思想通过其尚俭节用的思想反映出来。上文的意思是各尽所能,从事生产,而消费则以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为限,超过这个限度,对老百姓不利的消费就算是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