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05 23:31:30
佛教是合十礼,道教是抱拳礼 ,其主要的不同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3、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 4、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立起。
5、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
1、进入殿堂面对神像,两手计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步远距离。
2、头脑虚领有冲天之势、下额内收、舌顶龈交,含胸拔背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而接通阴阳。(手掐子午就是左手抱右手,左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按在右手 无名指根节即九宫之位处,右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扣住左手拇指指肚,以此沟通手 肺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和。男女左右手相反;是为手上太极;亦 称太极阴阳手)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