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3 11:38:52
为什么只有你面色潮红,失眠多梦,才四十岁就活脱脱的像个老妈子,跟老公出去自己都觉得掉面,更别说是老公了。其实大多数四十岁以后的女性都会出现这个情况,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更年期所致。
但是,你自恃更年期,把自己的不努力、不上进、邋遢都归咎于更年期的时候,你看到身边和你一样大的同事,每天面色红润,身材苗条,走在大街上都自带成熟女人的气质和优雅。你是不是觉得羡慕,嫉妒呢?是的,虽然更年期是每一个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生理过程。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无动于衷,因此,聪明的女人才不会被动的接受更年期,他们才不会告诉你,其实不一定非要去医院治疗,平时的保养和调理同样重要,专家建议,这几类对于缓解或者辅助治疗更年期非常有帮助。
香蕉中所含的镁,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香蕉含有丰富的果胶,可以调整肠胃功能,帮助消化,对便秘患者十分有益,多吃香蕉可预防高血压,香蕉含有的维生素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保护视力,香蕉还有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助消化和滋补的作用。
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造成妇女体内种种生理变化及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潮热盗汗、月经不调、血压上升、脾气暴躁、失眠心悸等。可以喝一些如上图专门针对更年期女性的蜂蜜、倾城等,据说是采用中草药花熬制而成,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
...别读四十岁以下作家写的书——《人生的枷锁》读后
在哪里看见过这种说法:“为了不浪费时间,躲开糟粕,别读当代作家的作品,要读经过历史检验的流传百年以上的经典。万不得已要读当代作家的作品,也要读40岁以上作家写的东西。”意思是作家太年轻了,没有什么真正的人生感悟,少年常常强说愁,真正识尽了人生百态的作家,才可能避免无病呻吟,写出有价值的作品。 这种说法有点功利,但不无道理。例外一定有,但例外不正反映一般规律吗?从另一角度来看,不但读者希望从书籍里获得些“人生指导”,其实作家本身,也常常围绕“人生”这个主题大做文章。毛姆的《人生的枷锁》不算一线经典,但仍有许多读者。 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小到30岁成人经历了好多磨难,读书、求知、学艺、恋爱、求职,样样不顺,历尽艰辛,最后甚至落得差点殍毙街头。为什么他这么惨?他本来是出自一个中上流社会家庭,本可以一帆风顺、体面的过完一生。归其根本,就是一个邪恶的念头让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想寻求人生的意义!凡是脱离现实去思考这种终极命题的人,都免不了堕入魔障。《刀锋》里的拉里同样如此。只有菲利普经历了实实在在的饥饿,在死亡线上挣扎,再目睹了大伯的真实死亡,然后是阿特尔涅一家真挚、热情的帮助三件事情共同的作用下,他不再试图从哲学、艺术、文学中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换句话说,一个男人,经历了各种荒唐、各种碰壁之后,心碎了,心累了,要找个实实在在的落脚之处安顿下来。他悟出了那条波斯地毯的隐喻,他放弃了,退出了,也就不再痛苦了。作者立即给他安排了医科学校的毕业,安排了一所医院的合伙人(继承人)位置,安排了健康年轻的莎莉作为妻子。呵呵,一切圆满了。 这种一般读者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是长篇小说最佳收尾方式,也让读者愉悦与释然。如果有读者感到小说有虎头蛇尾与意犹未尽的话,那也许是您对一部小说的要求太高了。它毕竟是四十来岁的毛姆在功成名就之际,对自己前半生的一次回忆与总结,它代表了毛姆那个时期的心情与态度,我们能加以体验,些许有些感悟就好了,难道还能真正通过一部小说就堪破了人生?如果人生真有所谓枷锁,那每个人的枷锁,还不得靠自己的“生活”去敲碎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