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17 13:58:06
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褻瀆也。”宋欧阳修《论水入太社札子》:“窃以宗庙社稷,礼贵尊严,今四面并无遮映,使巷陌人马往来,褻瀆如此。”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佛牙》:“夫牙骨之多至此,使尽出佛身,佛亦不足贵矣。诬妄褻瀆,莫甚於此。”《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听了,忙説:‘不该!我怎么睡着了?就褻瀆了他!’”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随感录》:“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亵渎是什么意思?亵渎在语言学上解释为轻慢;冒犯,不恭敬。关于亵渎的详细解析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亵渎一词的解释,希望对你有用!
汉朝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亵渎也。
●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随感录》:“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 对祖国古典文学的胡编乱改,是对祖先的亵渎。
● 汉朝班固《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亵渎也。”
...汉语词语“亵渎”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区别与用法-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 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收录了36386条汉字相似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用法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Newdu.c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6/29 20:48:42
旧时,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驾崩(皇帝),薨(诸侯)。
士大夫阶级的人:疾终,溘逝,物故,厌世,弃养,捐馆舍,弃堂账,启手足,迁神,迁化等。
庶民百姓:圆寂(佛教僧尼),卒,寿终,临终,逝世,辞世,谢世,升天,走了,丢了,不在了,老了,没了,去见阎王,见上帝去了,苏州卖鸭蛋,睡着了,出远门,上西天了,西归,命归西天,驾鹤西游了等等。
为国家和民族而死的人:捐躯、牺牲、光荣了等。
睡觉,办事,那事,房事,同房,同床,云雨,交合,夫妻生活,发生关系,男女关系,鱼水之欢,偷鸡摸狗,寻花问柳等。
风流罪,风流债,有外心,有外遇,怀春,输身,走野路,采花等。
红灯,例假,好事儿,大姨妈,姑妈,好朋友,倒霉,不舒服,老朋友来了,那个等。
大便小便,方便方便,方便一下,走动走动,一号,二号,大号,小号,上厕所,更衣,如厕,解手,去打个电等。
...成语(Idiom):亵渎(xiè dú)
发音(Pronunciation):xiè d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亵渎指对神圣的事物或人物进行不敬、不虔诚的行为或言语。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亵渎是指对神圣事物的不敬,包括对宗教、神明、圣地、圣物、圣人等的亵渎行为或言辞。亵渎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违背社会的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亵渎一词常用于描述对宗教信仰的不敬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物的不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信仰,避免亵渎他人的宗教信仰或价值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亵渎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文王既勤,我劳于外。亵夫子之言,维是我厌。”这里的亵渎指的是对子言行的不敬。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亵渎是一个动词,可以作为及物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论亵渎了我们的宗教信仰。
2. 不应该亵渎神明,要尊重宗教的信仰。
3. 这种亵渎行为是对社会公德的不负责任表现。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亵渎”这个词拆分为“亵”和“渎”来记忆。亵可以理解为对神明的亵慢,渎可以理解为对神明的不敬,通过这种拆分记忆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xièdú
[blaspheme;profane;pollute]
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
又作“亵黩”
亵黩。——《南史·巴陵哀王休若传》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为一时间心中懈怠,口内亵渎,又不曾实做了甚么污亵法门之事,便言摦报如此!」《红楼梦.第二五回》:「此物已灵,不可亵渎。」
《儒林外史.第七回》:「想是夫子龙 驾已经回天,不可再亵渎了。」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亵渎的意思及读音、亵渎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方程2013于2011年4月24日添加。
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易·蒙》孔疏 又作“亵黩” 休若坐与 沉亵黩。——《南史·巴陵哀王休若传》
2025亵渎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
xièdú
(1) [blaspheme;profane;pollute] 轻慢;冒犯。
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易·蒙》孔疏
(2) 又作“亵黩”
休若坐与 沉亵黩。——《南史·巴陵哀王休若传》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为一时间心中懈怠,口内亵渎,又不曾实做了甚么污亵法门之事,便言摦报如此!」 《红楼梦.第二五回》:「此物已灵,不可亵渎。」
...导读: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传递思想的表达方式,但是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介质,更多的则是风俗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也是存在禁忌的,小到个人,大到整个社会,语言的禁忌无处不在,因此必须要特别注意。那么,语言禁忌有哪些?语言的相关禁忌介绍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称呼禁忌,即名称方面的避忌,中国人一向有尊祖敬宗的习俗,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不但晚辈忌呼长辈名字,即使是同辈人之间,称呼时也有所忌讳。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宜呼其名。一般常以兄、弟、姐、妹、先生、女士、同志、师傅等相称。在必须问到对方名字时,还要客气地说“请问尊讳”,“阁下名讳是什么”等等。
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忌讳也很多。避忌与祖先、长辈之名同字、同音之外,还要考虑命相克妨,比如命中缺金,忌讳以火或火旁字命名。总之,命相八字不得以之字命名。
因为民间有浓重的地方观念和民族自尊观念,所以在地域与民族方面存在着差异。带有轻蔑、歧视意味的贬称或讳称。例如中国有“南蛮子”、“北传子”的说法,就是北南地域中人对异域人的蔑称、贬称。
人的名字要避讳,人的岁数、属相也有所避讳。中原一带最普遍的岁数忌讳是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一百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