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0 06:18:19
中国日报重庆9月26日电(记者 王哲)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团一行走进重庆永川科技片场,便被眼前的虚拟演播室所吸引。科技片场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拍摄和效果成片的实地演示,让采访团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促进影视制作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重庆永川深耕虚拟拍摄、后期制作和技术自主创新领域,在演播室可以实现影片拍摄背景实时变换,山川、树木、车辆、季节等背景素材元素随时增减调整。原来需要耗费大团队大制作实地取景的“大场面”,现在摄影棚中只需简单切换即可完成,拍摄配备物理光照,成片效果生动逼真,科技赋能助力影视拍摄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永川正在加快建设科技片场二期,建成投用后将拥有12个虚拟棚,多套虚拟拍摄系统,努力保持领先的虚拟拍摄技术,帮助剧组实现效果更佳的场景拍摄。
1992年的小说《雪崩》被认为是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一部重要作品。30年前的作品重新为人提起,其中一个原因是脸书为了在接下来5年至10年内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去年改名Meta,将小说中Metaverse(元宇宙)一词重新给人以深刻印象。元宇宙也已跻身2021年十大网络用语之列。
元宇宙,现指在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
...近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发应用了一种全新的纳米颗粒激光三维打印技术,可实现纳米材料复杂三维结构的精密成型。该技术有望推动虚拟现实技术(VR)、近眼显示等领域的发展,助力人们在元宇宙中实现高清畅游。
与现有的微纳加工制备技术相比,新技术利用更小的发光单元尺寸,更高的器件集成密度,赋予了三维纳米打印更多的“神奇特性”。清华精密仪器系副教授林琳涵介绍,该技术不需要任何光学粘合组分,实现了接近100%功能纳米粒子组分的三维打印,还能实现复杂线性、弯曲等多种三维纳米结构的高精度打印,用于构造新功能三维光电器件。
专业且高深的技术,可以提高虚拟世界的分辨率。“像素密度是衡量图像显示清晰度的标准,像素密度越高,图像拟真度就越好。”林琳涵介绍,一般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是每英寸300至600个像素,印刷的照排机能达到每英寸1200至2400个像素。而团队研发的新技术利用非线性光激发,使打印分辨率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打印点阵列密度超过每英寸2万像素,打印极限分辨率达到77纳米,有助于制造超高分辨率显示器件,让人们看到一个高清的虚拟现实世界。
“与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有所不同,很多从0到1的基础前沿研究应该是创造知识的过程。课题组在现有文献相对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做了大胆的猜测和假定,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排除,最终得到并证实了新的机制。”林琳涵说,当下,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的选择有很多,团队会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继续做最有价值的前沿探索和技术攻关。
...1992年,当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这个概念时,人们或许不会想到,他在书中设想的未来情境(人类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与虚拟人共同生活在一个虚拟空间中)会走进现实,并借助科技大佬马克·扎克伯格的声明“一举成名”。
扎克伯格向美国媒体宣布,他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脸书拟在5年内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西班牙消息网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除脸书外,其他互联网巨头近期纷纷布局“元宇宙”概念,未来人们或可身临其境般进入到一个虚拟的“元宇宙”世界。
美国彭博社称,“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或将达到2.5万亿美元。
想象存在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一个数字“我”作为物理“我”的“分身”在其中交友嬉游、工作娱乐,一切都以沉浸的方式进行,使人们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中尽可能相似,这就是“元宇宙”。
西班牙技术、艺术和设计学院的扩展现实专家劳拉·拉亚说:“‘元宇宙’指在网络空间中创建物理环境的数字‘分身’。它不以玩游戏和赚积分为目的,而将是一个数字现实,我们将在其中重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社会动态。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沉浸感。”
一旦进入“元宇宙”,那里的居民将能够买卖物品、财产等。拉亚强调说:“如果你不能做现实世界中做的几乎所有事,那将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应用程序,但‘元宇宙’不是这样。虚拟货币在‘元宇宙’中必须存在”。换句话说,“元宇宙”将产生经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