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4 05:13:02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城市的故事》一书讲了许许多多城市发展中的故事,涉及城市之多、历史跨度之大,让人目不暇接。今天再回头看这些故事,价值在哪里?
徐磊青:这本书讲的是城市的发展史,以西方城市为主,包括很多主题,从雾霾到工业革命,从瘟疫、城市排污工程到城市地理选址等等。这些主题仍然在当今全球的城市中反复出现,这很有意思。
当我们知道一座城市是怎么兴起、怎么扩张,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时,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今天的城市,甚至发现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并不理所当然。比如说,充足和可靠的食物供给是所有城市的头等大事。在现代社会这件大事运行得如此有效,以至我们都把它看做是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以罗马为例,我们一直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原来不是我们要去罗马,而是罗马需要很多地方“供养”它,罗马城需要到周边不断攫取粮食和供应。罗马一度每周就要消耗5000吨谷物。当罗马走向衰落的时候,维持几个世纪的粮食制度土崩瓦解。所以有人说:罗马的衰落是不适当扩张的必然结果。繁荣催熟了腐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样的“小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城市的不同角度。
徐磊青:我对其中一个角度印象尤其深刻:谈到西班牙帝国挑选马德里作为首都时,作者直白地写道:“在当时,这是一个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