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史之乱》

更新时间: 2025-08-23 12:21:57

站內所有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安史之乱》有关的所有知识

历史教案《安史之乱》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安史之乱、藩镇割锯和宦官专权,大大削弱卫唐朝的统治力量,加深了唐朝后期政治的腐败和国势的衰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从而提析和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

1.教师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3.分组讨论法。

同学们曾学习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开元盛世”是指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史事?开元年间是从哪年到哪年?“开元盛世”的含义是什么?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叫开元,指713年到741年的这段时间。“开元盛世”指开元年间,唐朝在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请同学们阅读“天宝危机”这一子目的小字,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天宝危机”产生的原因。

同学阅读课本后得出:玄宗骄奢,宠爱贵妃,不理政事,重用奸相,朝政腐败。因此,预伏着“危机”。

过渡:天宝危机后,唐朝的历史有何去何从呢?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对安史之乱的描写。这动地而来的鼙鼓宛如一股龙卷风,惊破了皇家的清歌妙舞。安史之乱的爆发决非偶然,它有必然的原因。

...

家庭教育|从《长安三万里》看大唐由盛到衰的秘密

关于长安,《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晋明帝司马绍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父亲晋元帝的膝上,父亲问他:“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司马绍想了想,回答说:“太阳远。因为见过有人从长安来,却从没见过有人从太阳来。”

父亲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于是第二天把这个问答讲给群臣,并又问了司马绍一次:“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然而这次司马绍却回答:“长安远。因为一抬头就可以望到太阳,却望不到长安。”

他的原话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明明不算太远,却望不见、到不了的,正是多少人心中的那座长安城。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刷爆了各大自媒体平台。故事要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数年说起。那时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而被迫困守孤城。

就此,一场盛唐中的因缘际会缓缓展开。在高适的视角中:他与李白,一个是谪仙人,一个为尘世人,他们向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并在对方生命中的每一个节点重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电影中,盛唐时期的长安似乎总是那么璀璨华丽,灯火阑珊。

那么提到“盛唐”,你想到的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杨贵妃;是酒入豪肠,写出半个盛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有一腔侠气的李白;还是改变了后世历史走向的安史之乱?

...
相关标签:
《官场之纵横人生》 《官路》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之平步青云》 《官途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