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国历史比较好的书

更新时间: 2025-08-26 06:46:34

站內所有关于三国历史比较好的书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三国历史比较好的书有关的所有知识

三国史是如何诞生的?

《重返:三国现场》,成长著,领读文化丨台海出版社2023年9月。

我们如今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陈寿撰写的《三国志》。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活于蜀汉晚期至西晋初年,师从蜀中大儒谯周。陈寿在蜀汉官至观阁令史,为黄皓贬黜。入晋后,陈寿为司空张华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受命编纂《诸葛亮集》二十四篇,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其后,陈寿在官场屡遭谮毁,仕途不济。

随着晋灭吴一统,陈寿成为三国时代落幕的亲历者,他也萌生了为三国作史的使命感。当时已有魏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吴韦曜《吴书》等史书,但均为一国视角,不能囊括三国之事。唯蜀汉“国不置史,注记无官”,好在陈寿本人是蜀人,得地利之便。陈寿在既有史料的基础上,撰写成《三国志》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的才子夏侯湛已著《魏书》,知道陈寿写成《三国志》,便将自己书稿毁掉。张华对陈寿赞誉有加,甚至想以《晋书》相托付。

陈寿在世时,《三国志》未得刊行。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上表朝廷,称赞陈寿所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晋惠帝司马衷诏令河南尹、洛阳令于陈寿家中抄录,《三国志》方得以传行于世。

...
相关标签:
三国思想最核心八个字 三国收二十四美女的小说 三国正史和演义有哪些区别 三国演义五大部分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