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1 11:42:07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新华社发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被雕刻出来,这一幕“中国式浪漫”惊艳了无数观众。这个面积达134平方米、重约3吨的“冰雪五环”,在设计和呈现背后,有着来自惠州仲恺高新区的上市公司雷曼光电贡献的科技力量。
“冰雪五环”长19米,高8.75米,厚度仅有35厘米,在国家体育场内,43秒升至十几米的高度,期间升降精度可控制在毫米级。其所呈现出的完美“冰透”效果,也有赖于雷曼光电及子公司康硕展贡献的科技力量。
如今,雷曼光电在“5G+8K”高清显示屏产业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跑出新的加速度。
据悉,从2021年2月起,北京冬奥开闭幕式导演组确定由北京良辰光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来担任“冰雪五环”的设计、制作、调试、保障工作,而处于其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冰透”效果能够得以完美呈现,则是因为良辰光启的一家供应商——雷曼光电及其子公司康硕展。
记者从雷曼光电获悉,雷曼光电及其子公司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异形屏设计研发制造。其子公司康硕展承制的北京冬奥会“冰雪五环”内部由360度无死角的LED异形屏构成,可以实现任意画面的显示,为开幕式导演团队留出最大限度的创作空间,最外层的扩散板为显示屏做了“美颜”,保证视觉效果清晰而柔和。
...二十四节气由何而来?古老天文遗迹揭秘“中国式浪漫”
新华社郑州2月13日电(记者翟濯、王东明、任卓如、杨静)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幕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国式浪漫”惊艳了世界,也尽显这一中国古老历法的独特文化魅力。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是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南省登封市观星台景区内的周公测景台(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登封市文化馆供图)
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告成村的登封观星台,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中国古代天文活动的中心。
走进登封观星台,二十四节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吕宏军介绍,这里保存有周公测景(“景”通“影”)台和元代观星台两处天文文物。周公测景台是当年周公测日影、验四时的地方,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遗迹。
元代观星台则是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创,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国古代验证和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场所。
“二十四节气从西周开始孕育,最早先有‘两至’‘两分’,春秋时确立‘四立’,战国时基本形成其他节气,秦汉时得以定名,西汉初年制定的‘太初历’将其列入历法,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二十四节气近40年的吕宏军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等的体现,“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式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