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

更新时间: 2025-08-31 18:28:55

站內所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有关的所有知识

《琐记》:琐而不碎,声声呐喊

如果要论一论民国时期的奇男子,鲁迅先生比须算一个。他梳着根根直立的寸头,瘦弱的身躯却看上去都是力量。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必定要“开骂”直戳痛处,让敌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有一年,鲁迅先生又有了看不惯的事,于是他写下了《琐记》,那么这次他是看不惯什么?又是这么“骂”的呢?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的第八篇文章。1926年9月45岁的鲁迅先生接到厦门大学邀请,踏上自己南下教书的旅程,在厦大鲁迅倾尽自己所有,给学生们传道受业解惑,鲁迅先生的课也受到学生的高度欢迎和五星好评。但可惜的是鲁迅先生在这里却只待了四个月,就踏上了回程,因为他发现这里的空气和北京的空气是一样污浊的,这个空气指的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空气,而是那里的氛围。在厦门鲁迅先生见识了知识分子圈子里的种种丑恶嘴脸,自然是像以往一样忍不了。所以他不仅扭头离开了这片乌烟瘴气,而且拿起笔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也正是怀着这种看不惯的心情,鲁迅先生写下了《琐记》。正如题目所展示的,这次鲁迅先生依旧十分巧妙地从自己小时候生活的经历中,选取了一个事件,以小见大不动声色却骂了个痛快。

《琐记》中鲁迅先生将时间背景选在自己家道中落以后,从这个时间点我们就能品出来,这文里必然饱含了世态炎凉。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出生在绍兴一个大户,家族庞大有房有地,还有又能种菜又能给孩子们玩的“百草园”。所以鲁迅从小,可以说是被宠着长大的,是一个十足的小少爷和闰土形成鲜明对比。

...
相关标签: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 中国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 中国现有多少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