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3 01:47:10
(记者闫松)7月25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新书发布会在重庆举行。该书以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抗战故事及战时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这是一本值得每个关心中国科学与历史的人阅读的匠心之作。”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介绍说,《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知了”品牌最新作品,展现了在抗战岁月里,中国科学家以笔为剑、以科学为盾,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以科学为武器支援抗战,在抗战中保留科学火种的故事。
该书作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公谈道,抗战中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工作让几代人敬仰并骄傲。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的奋起和坚持,为今天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历史镜鉴与智慧启迪。
纯碱,看似平平无奇,却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原料。20世纪初,我国制革、造纸、纺织、染料等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纯碱用量日益增多,每年碱进口量高达百万担(1担大约100斤)。市场上1斤纯碱与30克黄金的价格几乎相当,成本十分高昂,找寻一条我国自己的制碱道路迫在眉睫。
作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企业,为抗战时期军工业及大后方的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