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6:35
本文属于纯历史知识介绍,绝非宣扬纳粹,请以客观的眼光看待。
国内翻译二战德军的军衔时,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按照西方通用标准军衔进行翻译的,即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士兵,除了兵种将军这个军衔稍微有点难理解之外,军官的军衔按照通用军衔翻译都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在士官和士兵这个等级里,现在的翻译都是按照我们习惯的和容易理解的词语来对应的,也就是说是按照西方通用军衔硬套上去的,在德国,士官和士兵的军衔远非那么简单,它与通用军衔完全不一样,它的军衔体系非常复杂,复杂到谁看谁懵头晕脑胀的地步,不信?那我说几个名词,看看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啥?“豁免兵”,“战地向导”,“放哨能手”,“不戴穗士官”,“戴穗士官”,你知道这是啥军衔吗?
我写过很多资料介绍德军的军衔,但也是按通用军衔硬套的,这符合国内翻译的惯例也能通俗易懂,有位朋友建议我仔细介绍一下德国原汁原味的军衔文化,那么,我们就从士兵开始说吧。
德军新兵入伍后授衔叫schutze,直译“步枪兵”,也就是列兵。
服役一年后,那些表现一般资质平平的列兵就晋升为oberschutez即上等列兵,这个军衔就相当于义务兵,服役期满就可以退伍回家了,因为他在军队里也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