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2 01:35:59
1.概念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但是词不等同于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用不通的词来表达,同一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例如:鸟:是有羽毛,无齿有喙的特征的一类动物,或者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外延: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括的范围;
内涵与外延的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
例如: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
中国人:一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国籍的人。
对比,其中人的范围更大包括地球上的人,而中国人只能是具有本国国籍的人,足以可见内涵越丰富限制性越强,概念所包含的范围越小,即数量越小,所以二者成反比关系。
(1)根据事物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2)根据概念形成过程性质划分: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
(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4)根据概念划分途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概念同化: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念形成: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