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古代"大学"学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7-15 13:28:09

阅读人数: 904

本文主题: 古代必读的经典书籍

“大学”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原指古代的一种学制。周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大戴礼记》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何谓“大学”之教?朱熹《大学章句序》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从“大学”与“小学”对比的角度,指出八岁入小学,学习的是“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十五岁入大学,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即是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是为政之学。

《礼记》中有《学记》一篇,其中更是明确指出大学教育的内容与目的:“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里所提的“大学之道”,既是指儒家理想中的大学教育过程,更点明其“化民易俗”的教学目标,即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孔子从事的正是“大学”之教。《论语·述而》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有达到“成童志明”的束脩之年,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够真正地学习孔门之学,接受“大学”之教。所谓“束脩”,正如东汉的郑玄所说,“谓年十五以上也”。这个年龄概念,与大学之教的内容直接相关。

古代"大学"学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上古神话和歌谣是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对此小编就为各位整理了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的相关优秀内容,欢迎各位参阅。

1、《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析,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诗经》全注本,如陈子展《诗经直讲》等)

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楚辞》全注本)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5、《论语新解》,钱穆注解,三联书店。(亦可用其他《论语》全注本)

6、《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7、《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老子》全注本)

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庄子》全注本)

9、《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10、《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华书局。

11、《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六朝文絜译注》,(清)许梿选,曹明纲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5、《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陶渊明集》全注本)

16、《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或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17、《搜神记》,(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

18、《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大型唐诗选注本,包括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乃至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陈伯海《唐诗彙评》)

19、《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李白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李白诗选》)

21、《杜诗镜铨》,(清)杨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杜甫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杜甫诗选》)

22、《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王维集》全注本,乃至各种规模较大的《王维诗选》)刘学锴、余恕诚撰、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商隐诗歌集解》)

23、《唐宋八大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教育出版社。(亦可用类似选本,或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

24、《古文观止译注》,(清)吴调侯、吴楚材选,李国章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5、《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26、《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7、《宋词三百首》,朱孝臧选编,唐圭璋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8、《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9、《陆游诗选》,游国恩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0、《稼轩词编年笺注》(修订本),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1、《资治通鉴》,司马光著,中华书局。

32、《全元散曲》,隋树森辑,中华书局。

33、《明诗选》,杜贵晨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明诗选本,如《明诗别裁》之类)

34、《清诗精华录》,钱仲联、钱学增选注,齐鲁书社。(亦可用其他清诗选本,如《清诗别裁》之类)

35、《近代诗钞》,钱仲联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近代诗选本。)

36、《琵琶记》,(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7、《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8、《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9、《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0、《长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版本,以下诸书同)

42、《水浒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3、《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6、《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7、《老残游记》,(清)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8、《孽海花》,(清)曾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9、《中国文化读本》,董乃斌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50、中国文学史,在章培恒、袁行霈、郭预衡主编的三种或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中,任选一部通读。

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或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5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疏证》,王国维著,马美信疏证,复旦大学出版社。

5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4、闻一多《唐诗杂论》,见《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亦有其他版本及单行本。

55、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57、《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58、《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人民文学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文心雕龙》全注全译本)

59、《诗品集注》,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60、《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撰,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做人经典书籍有哪些

《孔子集语》是关于孔子言行事事迹的文字汇编,传世有两种:一是宋朝薛据辑的两卷本,二是清朝孙星衍辑的十七卷本。薛氏辑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孙氏辑本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後者不但从文字数量上超出前者六七倍,而且从编辑品质上也大大超过前者。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言行的著作,《晏子春秋》所表现的“重民”“民本”思想以及晏子的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

内容均由AI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

标签: 古代 学院 三国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