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幼儿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增强幼儿国家安全意识,武康幼儿园迎来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军人叔叔。他带着使命与热忱,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安全教育之旅。
“什么是国家安全?”面对懵懂的小听众,军人叔叔化身故事大王。从守护祖国山河不被侵犯的边防战士,到保障大家安全的警察“幕后行动”,一个个鲜活小故事串联起国家安全宏大版图,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国家安全藏在日常点滴,关乎每个人生活。
互动体验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模拟小小“情报员”传递信息,让幼儿懂得保密重要;在简单军训展示中,孩子们努力模仿正步走、站军姿,感受纪律力量,亲身体验军人守护家国的坚毅。孩子们围在各类国防教育模型周围,小手轻轻触摸歼击机、航母、坦克……惊叹声此起彼伏,军人叔叔则耐心讲解它们捍卫蓝天、碧海、陆地的传奇,在幼小心灵播撒强军爱国种子。
活动尾声,孩子们用稚嫩童声向军人叔叔道谢。这次活动,在幼儿心中筑牢国家安全“第一道防线”,也让国防绿与童真彩在春日校园里相映生辉,为成长注入磅礴力量,待明日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共护祖国山河永固。

少年强“拳”,家国在肩!猎人生存学校团支部点燃校园国防课
当刚劲有力的武术遇上萌趣童真的校园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猎人生存学校团支部青年教官走进胜利路小学,以传统武术“乾坤拳”为载体,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活力与深意的国防教育课,用“拳脚功夫”诠释爱国强军的精神内核。
在传统国防教育以理论讲解和军事技能操练为主的模式下,我们的青年教官大胆突破,将“乾坤拳”这一兼具文化底蕴与强身健体功能的传统武术融入课程。为让小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教官们拆解复杂招式、简化动作难度、结合儿童身体协调性设计教学方案,将一招一式与国防精神紧密结合——出拳如保家卫国的果敢,踢腿似抵御外敌的坚毅,让武术训练成为传递国防意识的生动媒介。
青年教官们深知,国防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精神传承。在教学中,他们巧妙融入国防文化元素, 通过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技能训练与精神培育融合,既让国防教育“活”了起来,也让少年儿童在刚柔并济的拳脚中,领悟到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担当。
童真画笔描摹“最清澈的爱”给冬日的军营带来一股暖流
戍边官兵创作的“石头画”引发华山中学开展“笔绘丹青,共话国防”活动——
■丁 雷 中国国防报记者 贾广宇
华山中学三年级学生的画作。黄 超摄
几天前,新疆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官兵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驻地华山中学(注: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三年级10个班300余名学生的美术作品。平心而论,这些画作谈不上画工精细,甚至透着稚嫩,但给冬日的军营,带来了一股暖流。
认真翻看这些画作,该综合训练基地某营副营长李通思绪万千。几个月前,他受邀走进华山中学,为师生们讲述了戍边官兵创作石头画背后的故事。
“这是战士们迎风斗雪巡逻执勤的场景,这是他们与家人团聚的画面……”李通展示的一幅幅石头画照片,串起了戍边官兵日常训练、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说,“这些石头画,定格着边关之美,见证着边防军人的牺牲与奉献,也记录着官兵青春奋斗的身影。”
学生们品读这些带有温度的感人故事,眼眶逐渐湿润了。
“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离不开解放军叔叔的守护。”美术老师郝翠云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笔绘丹青,共话国防”活动。
花丛中挥手致意的兵姐姐、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迷彩身影、国旗下坚守岗位的哨兵……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勾勒出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画笔在纸上飞舞,一颗颗热爱国防、报效祖国的种子也在心中生根发芽。
三年级(2班)的罗熙竺边含着眼泪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她的父母都是军人,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上下学时间,看到同学有父母接送,周末到游乐场游玩,她非常羡慕。
李通的讲述,触动了罗熙竺的心弦,她理解了父母多年来的“缺席”。拿起水彩笔,罗熙竺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向国旗敬礼的样子。回到家里,她把作品拍照发给父母:“等放寒假,我要去部队,和你们一起向国旗敬礼。”
那天晚上,三年级(2班)的贺思涵和妈妈一同完成展现戍边官兵巡逻的作品,并在上面写下一行字:解放军叔叔,你们辛苦了。入睡前,他把画放在枕边,“这样解放军叔叔就能睡个好觉了。”
带着同样的感动,三年级(5班)的滕开阳,用铅笔画好线条,用水彩笔勾勒出高原山脉,最后用蜡笔写下8个大字:保卫祖国、人人有责。他对同学说:“这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与贺思涵、滕开阳一样,这是许多学生完成最认真、最满意,也是倾注情感最多的作业。
童真画笔描摹“最清澈的爱”。几天后的课堂上,郝翠云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在画画的时候,心里都在想什么?”罗熙竺第一个举手,声音洪亮地回答:“我长大后也要穿上军装,像画里一样,和爸爸妈妈一起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