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画派巨匠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1919-2012),世界当代画坛顶级的艺术大师,现实主义画派巨匠,俄罗斯油画大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院士,人民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他曾多次获前苏联国家斯大林奖金和勋章,并获得了国家艺术最高奖——列宁奖章,获得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美术界公认的艺术泰斗。
《田野》1975年 西溪艺得美术馆馆藏
《小稿》1975年 西溪艺得美术馆馆藏
梅尔尼科夫早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并留院任教,1946年创作的《波罗的海海军誓言》是他的成名作。梅尔尼科夫所具有的绘画天赋,特别是在表现性的写实绘画风格上的创新,使他在战后俄罗斯画坛崛起,成为俄罗斯画派的领军人物。
1950年,他的《在和平的田野上》这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是人们对和平生活的重建充满向往的年代。梅尔尼科夫以清纯、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俄罗斯北方割草季节大自然的绮丽风光,梅尔尼科夫获得了文艺界最高荣誉的斯大林文艺奖。
1957年《觉醒》以明快的节奏与丰富的色彩对比,刻画了肤色、衣衫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与谐和的热烈气氛,这是他将纪念性壁画形式运用于独幅架上绘画的成功尝试。
60至70年代,他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他以 " 青春和生命 " 为主题,创作了一组形式新颖而有很强表现力的作品《母亲》、《夏天》、《姊妹们》。这几幅看似风俗画而又不是风俗画的作品,画中没有具体的情节故事,描绘的是不同年龄段女性夏日里的生活。画中炽烈、活跃、流畅的色调,带有某种寓意,传达了人生、年华、生命、传承等人生哲理。
1977年,梅尔尼科夫以《告别》一画获得艺术科学院的大奖。此画是为纪念对德作战胜利30周年而作,描写的是二战期间母子告别的悲壮场面,特别对年迈的母亲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刻画,使《告别》具有莎士比亚式的崇高悲剧性,予人以心灵的震撼。她朴实、善良的形象,体现了人性本质的光辉。梅尔尼科夫把苏联时期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画风影响整个俄国画坛,并波及东欧及新中国。
70年代后期,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三连画《科尔多瓦的十字架》《马德里的一场斗牛》和《加西亚·洛尔卡之死》,以寓意、象征的手法表现西班牙人民在苦难中坚强不屈的信念,和追求独立、自由、正义的民族精神。
梅尔尼科夫是一位抒情的画家,这种抒情气质尤其表现在他的肖像画和风景画中。肖像画一直是艺术家喜爱的题材,他画得最多的是他的亲人和朋友,他画他们不易觉察的微笑和惊、喜的神态,并用恰到好处的环境来加强对象的美,因此他的肖像画亲切动人,并富于诗意。
在风景画中,以色彩抒情是梅尔尼科夫的特长,他善于用丰富、饱满的画笔表现景物的特点。他也善于用夸张和变形,由于具有坚实的写实基础和熟练的古典技巧,所以他笔下的夸张和变形的人物显得很有表现力,是一位具有表现主义精神的艺术家。
平面性与立体性的结合、装饰性与纪念性的结合,是梅尔尼科夫油画创作的特点之一。他在平面处理中追求装饰性,在立体造型中追求雕塑感和纪念碑效果,打破了架上绘画和壁画的严格区别,在这两者的结合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梅尔尼科夫钟情于古俄罗斯壁画和东方绘画,因此在色彩语汇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他尤其擅于黑、褐、红、绿等色彩的运用,也能巧妙地掌握色调的微妙变化,使色调有了丰富的呈现。
他自由地把厚涂和薄敷相结合,造成特殊的肌理效果,且有意识地把笔触和刮刀的痕迹,做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酣畅地以此传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美国当代摄影师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杰瑞·尤斯曼与玛姬·泰勒,这对大师夫妇通过摄影的方式,娴熟地运用他们各自的暗房和数码技巧,揭示了人类潜意识之中的深层奥秘。
它们着眼于探索,而不注重逻辑,甚至他们公然否认逻辑。他们执迷于表现戏剧性,以及形式上彻底的出类拔萃。他们用虚构道出了有关世界的真实。
很显然,这些奇特的影像超越了任何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它们是对人类自身生存意义的终极关照,也是对“真实”的真实再现。
杰瑞·尤斯曼的摄影蒙太奇作品,已然成为摄影图像制作的先驱,久负盛名广为流传。本期我们就先来欣赏杰瑞·尤斯曼的作品。
美国当代摄影大师,1934年出生于底特律,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占主流地位的“非纪实”类摄影的先锋,大不列颠皇家摄影学会会员,摄影教育国学会创始人,摄影之友的前理事。
在过去的30年里,尤斯曼的作品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做过100多场展览,摄影作品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东京摄影博物馆和京都现代艺术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永久收藏。
尤斯曼擅长于暗房特技制作,通过多种手段将不同底片上的影像叠合在一张画面上,其作品的题材主要有岩石、树、人像和支离破碎的风景,从而产生象征、变形、夸张、抽象的荒诞效果。这些荒诞的超现实景观,并非毫无根据,而是来源于杰瑞·尤斯曼多年的生活感受,这感受多数是他的想象与梦境,也以此来折射现代生活内在的本质。
观赏杰瑞·尤斯曼的作品时,常常会进入一个思维放空的状态,而此时闯入我们思维中的,是那照片背后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源于杰瑞·尤斯曼对作品的把控,黑色富有仪式感的作品背景以及丰富的黑白影纹都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潜在的宗教仪式感。
纷乱的树枝、干枯的古树、或是一片唯美树叶,这一切日常中的树木都在他的暗房中再次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他用树枝编制梦,用树叶为梦筑巢。尤斯曼运用独特的暗房特技,将这一切变得超乎想象。并非所有超现实的影像作品都像杰瑞· 尤斯曼的作品一样成熟大气,尤斯曼的作品之所以能被世界认可,也是源于他注入在作品中的主题—信仰。
他摄影风格正如他在自白中所说的:“尽管暗房可以切断我和外面世界的联系,但是我在暗房中的活动,又和外面的宇宙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在暗房里,我可以静下心来,进行内心的对话,把我在外面拍到的影像和我内心的思绪结合起来。”
在电脑图像普及的时代,尤斯曼依旧不改初衷,固执地采用传统的暗房技巧制作他天马行空的影像。他反对随意的影像消费,尤斯曼的每一幅画面都经过他认真的反复思考,尤斯曼试图通过手工制作的返朴归真唤醒现代人的悟性,让人们为思维的想象力震惊,而不仅仅是依赖技术的合成。
他也可能更相信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试图通过一贯的风格保持人们对他的信任,让他的崇拜者依旧热情不减。尤斯曼正是以他独特的方法在寻求一种“仪式”,正是在这样的寻求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自我......
现实主义画派巨匠梅尔尼科夫作品(油画篇)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1919-2012),世界当代画坛顶级的艺术大师,现实主义画派巨匠,俄罗斯油画大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院士,人民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他曾多次获前苏联国家斯大林奖金和勋章,并获得了国家艺术最高奖——列宁奖章,获得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美术界公认的艺术泰斗。
《田野》1975年 西溪艺得美术馆馆藏
《小稿》1975年 西溪艺得美术馆馆藏
梅尔尼科夫早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并留院任教,1946年创作的《波罗的海海军誓言》是他的成名作。梅尔尼科夫所具有的绘画天赋,特别是在表现性的写实绘画风格上的创新,使他在战后俄罗斯画坛崛起,成为俄罗斯画派的领军人物。
1950年,他的《在和平的田野上》这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是人们对和平生活的重建充满向往的年代。梅尔尼科夫以清纯、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俄罗斯北方割草季节大自然的绮丽风光,梅尔尼科夫获得了文艺界最高荣誉的斯大林文艺奖。
1957年《觉醒》以明快的节奏与丰富的色彩对比,刻画了肤色、衣衫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与谐和的热烈气氛,这是他将纪念性壁画形式运用于独幅架上绘画的成功尝试。
60至70年代,他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他以 " 青春和生命 " 为主题,创作了一组形式新颖而有很强表现力的作品《母亲》、《夏天》、《姊妹们》。这几幅看似风俗画而又不是风俗画的作品,画中没有具体的情节故事,描绘的是不同年龄段女性夏日里的生活。画中炽烈、活跃、流畅的色调,带有某种寓意,传达了人生、年华、生命、传承等人生哲理。
1977年,梅尔尼科夫以《告别》一画获得艺术科学院的大奖。此画是为纪念对德作战胜利30周年而作,描写的是二战期间母子告别的悲壮场面,特别对年迈的母亲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刻画,使《告别》具有莎士比亚式的崇高悲剧性,予人以心灵的震撼。她朴实、善良的形象,体现了人性本质的光辉。梅尔尼科夫把苏联时期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画风影响整个俄国画坛,并波及东欧及新中国。
70年代后期,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三连画《科尔多瓦的十字架》《马德里的一场斗牛》和《加西亚·洛尔卡之死》,以寓意、象征的手法表现西班牙人民在苦难中坚强不屈的信念,和追求独立、自由、正义的民族精神。
梅尔尼科夫是一位抒情的画家,这种抒情气质尤其表现在他的肖像画和风景画中。肖像画一直是艺术家喜爱的题材,他画得最多的是他的亲人和朋友,他画他们不易觉察的微笑和惊、喜的神态,并用恰到好处的环境来加强对象的美,因此他的肖像画亲切动人,并富于诗意。
在风景画中,以色彩抒情是梅尔尼科夫的特长,他善于用丰富、饱满的画笔表现景物的特点。他也善于用夸张和变形,由于具有坚实的写实基础和熟练的古典技巧,所以他笔下的夸张和变形的人物显得很有表现力,是一位具有表现主义精神的艺术家。
平面性与立体性的结合、装饰性与纪念性的结合,是梅尔尼科夫油画创作的特点之一。他在平面处理中追求装饰性,在立体造型中追求雕塑感和纪念碑效果,打破了架上绘画和壁画的严格区别,在这两者的结合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梅尔尼科夫钟情于古俄罗斯壁画和东方绘画,因此在色彩语汇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他尤其擅于黑、褐、红、绿等色彩的运用,也能巧妙地掌握色调的微妙变化,使色调有了丰富的呈现。
他自由地把厚涂和薄敷相结合,造成特殊的肌理效果,且有意识地把笔触和刮刀的痕迹,做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酣畅地以此传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资讯
美国当代摄影大师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一览
杰瑞·尤斯曼与玛姬·泰勒,这对大师夫妇通过摄影的方式,娴熟地运用他们各自的暗房和数码技巧,揭示了人类潜意识之中的深层奥秘。 它们着眼于探索,而不注重逻辑,甚至他们公然否认逻辑......